|
關注:263
2014-01-11 15:04
怎么制作和鑒別古琴?
待解決
懸賞分:5
- 離問題結束還有
古琴造型優美,歷來為制琴家所重視,南宋芝翁的《太古遺音》,是我國最早載有古琴樣式的古籍。在存見的古琴中,最常見的為伏羲、仲尼、聯珠、落霞和月型等式樣,古琴型式雖多,但只是在項部和腰部向內彎曲上有所不同而已。宋代以來,琴制由大漸趨狹小。一般說來,《太古遺音》琴制為中琴,唐琴屬于大琴二列。我國制琴歷史極為悠久。唐、宋是古琴制作的黃金時代,出現了許多造型美觀、工藝精巧、音響宏亮、音色優美的珍品。制作古琴最重視選材。面板應使用紋理順直、寬度均勻、硬度適中,無疤節和蟲蛀等缺陷的梧桐木制作。唐代制琴世家雷氏曾總結為:“選材良,用意深,五百年,有正音”。古琴的制作已失傳多年,一些歷代流傳下來的名琴,又多系演奏家自制,故各部件的位置、尺寸很不統一。古琴恢復制作是近幾十年的事,所仿制的琴,也各有特點, 但音量都較小,還不適合在演奏廳使用。近年來試制改良的宏音古琴,使它初步適于獨奏、小型合奏或為歌唱伴奏。鑒別古琴的優劣,主要從選材、工藝和發音等方面進行。在工藝上,琴面弧度平正、自然適度,不能有凹陷或不平現象。琴身端正,放于桌上應平穩。各部分加工須精細,膠合處嚴密牢固無縫隙。琴身油漆色調雅致,表面平滑光亮。琴弦應絲條均勻、質地光澤,潔白而拉力強。纏弦以緊密、均勻、明亮、光潤為佳。在發音上,應音響純凈、音量宏大,各弦發音均勻,沒有雜音,高音清晰,共鳴和傳遠效果好,音色優美、圓潤、清脆,既不尖銳,也不鈍拙。古琴上的斷紋,是古琴年代久遠的標志。這種特有的現象,是由于木質、漆底和振動性能等的不同,琴漆經過長年的振動而造成的。有斷紋的古琴,不但琴音透澈,而且外表也很美觀。北宋以來,琴人對此極為重視。斷紋的形狀較多,據《潛確類書》中載:“古琴以斷紋為證,不歷數百年不斷。有梅花斷,其紋如梅花,此為最古;有牛毛斷,其紋如發千百條者;有蛇腹斷,其紋橫截琴面……;有龍紋斷,其紋圓大;有龜紋,冰裂紋。”古琴歷來以蛇腹斷和梅花斷最為名貴。遼寧博物館珍藏的唐琴 “九霄環佩”,就是蛇腹斷的古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