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風鑼鼓最早的名稱為“鑼鼓”,老百姓俗稱“家伙”,是一種民間打擊樂器的合奏形式,由于它節奏明快,威武雄壯,無論是看還是聽,都使人感到威武無比,所以也被稱為“威風”。“威風鑼鼓”是臨汾地區眾多鑼鼓藝術中名聲最大、影響最盛、流傳最廣、生命力最強的一種民間打擊樂表演藝術。威風鑼鼓有廣泛的群眾基礎,臨汾市境域的各縣市區,幾乎村村都有自己的鑼鼓隊,都有自己的“鑼鼓歌”。當地有民諺:“高興不過娶媳婦,熱鬧不過敲鑼鼓”。
鼓的創造很有可能是遠古人類感動于自然之聲,如雷鳴、石滾、空洞物體的碰撞等,模仿其聲音的洪大、威嚴、曠遠。我國古代有“鼓法天,鐘法地”的記載。1980年,襄汾縣陶寺的一座大型墓葬中首次發現了鼉鼓,被譽為“中國第一鼓”,證明距今約4000多年鑼鼓已經產生;在甲骨文中,也已經有了“鼓”字。春秋時期,鼓樂類名稱開始散見于各類文史古籍的記載中,如“諫鼓、雷鼓”等等,說明鼓在當時已初具規模。
-歷史淵源
威風鑼鼓的起源與一個在民間流傳了幾千年的傳說有關。說的是在距今4700多年的時候,有一天堯王訪賢路經周府村(今洪洞縣甘亭鎮羊獬村)時,發現一只母羊在一片沙地上生下一個獨角異獸,全身青毛的“怪物”――獬,生下3個小時后,就長成和母羊一樣高。和堯王同行的主管行律的皋陶發現“此羊見斗則觸不直,聞論則咋不正”,是一只神羊,于是將此羊牽回幫助斷案。也恰恰在這時,堯王的妻子散宜分娩,生一女孩,起名女英,墜地能坐,三日能行,五日能言,滿月能織,百日通曉天文地理。堯王認為此地是風水寶地,將此地更名為羊獬村,并把全家遷居于此。故有“羊生獬,羊獬村,堯王立世到如今”。
堯王在歷山訪賢時遇到駕牛耕田的舜,在經過一系列的考察后,認為舜符合當帝王的條件,將帝王的位置禪讓給了他,并將自己的兩個女兒許配于他。從此娥皇、女英便以歷山為婆家、羊獬為娘家,兩個村的人從此也成了親戚。羊獬村的人稱娥皇、女英為“姑姑”,歷山人稱她們為“娘娘”。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娥皇、女英回娘家,農歷四月二十八,娥皇、女英回婆家,兩地群眾就會敲鑼打鼓迎接,以示威風。
在接姑姑送娘娘的民俗活動中,威風鑼鼓所打的曲牌都與所途經的22個村落有關,每停留一個地方就會敲打與此地發生的故事有關的曲牌。比如《風攪雪》,說的是有一年的三月初三,氣溫驟降,大風卷著雪花漫天飛舞,但接姑姑的人依然頂著寒風要到歷山接姑姑。堯王深受感動,便做了這首曲,答謝大家的真情厚意,此曲只有羊獬人敲。比如《吃涼粉》曲牌多在路上行走或中途吃飯時表演,沿途隊伍要在指定的幾個村子集體休息吃飯,農歷三月,村里沒有很好的飯菜招待大家,大多是一些涼拌菜,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涼粉,能解除途中的疲勞和辛苦,該曲聽起來如縷縷涼風拂面,使人頓生涼爽舒服之感。又如《笑回鄉》曲牌形象地描繪了娥皇、女英在路上和鄉親們有說有笑的場面,此曲表達了大家的愉快心情。再如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八,汾河西邊歷山的隊伍要到汾河東岸的羊獬村“接娘娘”。這天,羊獬村的隊伍要到汾河東岸等候迎接,當歷山的隊伍來到河邊時,兩支隊伍隔河相迎,敲鑼鼓以示問候。羊獬村隊伍面西演奏《西河灘》曲牌迎接“親戚”,同時,歷山隊伍隔河面東演奏《東河沙》熱情呼應。
更為值得關注的民俗事象是至今兩地人認為彼此是親戚,因此延續著互不通婚的習俗。
-演變發展
我們無法考證接姑姑迎娘娘民俗活動中的鑼鼓演出形式,但根據考古發現,鑼的出現較鼓要晚很多,大約在西漢。將鑼與鼓相提并論起于宋代,這時才有鑼、鼓、鐃、鈸的組合演奏。
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中我們發現:鑼鼓始終是最為重要的樂器,“無鼓不成樂”;它又是最為普及的樂器,“民間無樂不鑼鼓”;它更是在中國歷史上延展最為廣闊的樂器,宗教、政治、軍事、勞動、生活,幾乎無處不在。在宗教祭祀活動中,是人神溝通的法器;在演奏時,是“群音之長”;在被統治階級運用時,是召集人眾、公示政令的權力象征;運用在軍事上,是傳遞命令、鼓舞士氣;在集體勞動時,又是凝聚力量、協調動作的指揮。到了清末民國期間,據《臨汾市志》記載:“全縣村村有鑼鼓隊,春節期間處處有鑼鼓聲……”鑼鼓被廣泛地運用在各種場合,在田間地頭、集市廟宇、逢年過節、歡慶豐收等活動中威風鑼鼓都是主角,在當地民俗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人民的生活、活動息息相關,娛人功能占據了主導地位。
在當代每逢重大活動,尤其是在春節和元宵節這兩個全年最重要的節日,各地的人們都要采取自己傳統的方式表示慶賀。在臨汾地區,威風鑼鼓表演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二、初三,各村開始排練節目,一般是由“同樂會”負責組織。到十二、十三、十四這三天,各村分別在本村游行,逢場表演,過去俗稱“社祭”。正月十五參加縣市舉辦的娛樂競賽活動,鑼鼓隊在出發之前一般都要奏開場曲牌,在行進當中演奏的是一些結構方整、與行進速度相吻合的曲牌,當隊伍行進到觀眾較多的地方時,每支鑼鼓隊都會亮出最拿手的鑼鼓牌子進行表演,各村的鑼鼓隊會根據本村的鑼鼓曲牌事先精心編排的套曲進行表演。這類曲牌節奏復雜,技巧性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在行進過程中,如兩支鑼鼓隊相遇,就會形成一種“對打”的局面。兩支鑼鼓隊互讓,爭先將自己的“絕活”亮出來,有的將鑼、鈸拋向空中,有的做各種翻花表演,引來圍觀群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這時,兩支鑼鼓隊的鑼鼓聲交織在一起,此起彼伏。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打,能夠保持鼓點清晰、節奏不亂的一家為勝方,因不能承受對方干擾,節奏亂了套、樂曲演奏中停下來的為敗方,敗方要給勝方主動讓路。
威風鑼鼓表演者強悍矯健的身姿,粗獷豪放的性格,朝氣蓬勃的氣勢,處處體現了黃土高原上北方漢子豪爽奔放的性格。鑼鼓聲音宏亮,音域寬廣,深沉渾厚,慷慨激昂,給人美的享受。1990年由410人組成的威風鑼鼓隊,在北京舉行的亞運會開幕式上獻藝,展示了中華民族頂天立地、威武雄壯、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民族性格。
-藝術特征
發展到今天的威風鑼鼓,曲牌有200多套,被泛稱“一百單八套”。其中有反映歷史故事并以歷史題材命名的,有以地名命名,有以花草、植物命名的,還有以傳統小調命名的。
威風鑼鼓由鼓、鑼、鐃、釵四種樂器組合,是沒有弦樂參與的一種清音樂。威風鑼鼓有一整套豐富多變、能夠表現多種情感和氣氛的鑼鼓點,即鑼鼓經,它是演奏鑼鼓所要遵循的法則,民間藝人誦讀鑼鼓經時,以特有的方言韻律,加上自身對鑼鼓音樂的理解,將譜子誦讀得津津有味。直到現在,一些村鎮的鑼鼓隊還延續使用很原始的記譜方式,它是威風鑼鼓幾千年世世代代勞動人民口傳心授的見證。
威風鑼鼓的主要表演形式有三種:一種是挎鼓表演,平陽大多地方都采用挎鼓打,鼓手挎一面扇形大鼓進行表演。挎鼓打比較靈活自由,鼓手可以邊打鼓邊舞動,顯得格外歡快熱烈,演奏樂器主要以挎鼓為主,另有鑼、鈸、鐃。在傳統鑼鼓中,還有小斗鑼,現在已經很少見到。另一種是陰陽鼓。陰陽鼓是將一面大鼓和一面小鼓同置于一個鼓架上演奏的一種表演形式,在有些地方稱“子母鼓”,大鼓為“陰”,小鼓為“陽”。演奏樂器除大鼓、小鼓以外,有鑼、鈸、鐃。大鼓和小鼓一般是由一人演奏,但在有些地方,是由兩人演奏的,演奏風格細膩、文雅。
還有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這種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縣,鼓比較高大,呈桶狀,支放在架子上,因鼓不能隨意移動,所以表演時沒有什么隊形變化,行進中一般都由一人背著,或兩人抬著,邊走邊打。架子鼓同威風鑼鼓中的挎鼓、陰陽鼓在演奏風格和技巧等方面有很大區別,架子鼓的曲牌中,鐃的演奏出現了十六分音符,在演奏技巧上,出現了被稱為“丁丁可”的演奏技巧,因此,架子鼓的演奏風格顯得較為輕快、活潑。
威風鑼是融樂、舞、技三者有機結合的綜合性鼓舞藝術。動作是鑼鼓表演藝術的基本功。講究“帥、漂、脆”。在表演中手、眼、身、步、頭幾個部位要相互配合,協調一致。演奏者在敲擊大鼓、鑼、鈸中傾情舞動,把自己生命的律動和祈求豐收的愿望都融會于表演之中。表演者配合默契,整齊劃一,氣勢磅礴,威風凜凜。強奏時,鼓聲震天,鈸光閃爍;輕奏時,又如春雨滋潤禾苗,給人們帶來愉悅與鼓舞,從而增強求得好年景的信念。這可能就是《易?系辭》中“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的意境吧。
考古發現、歷史記載和民間世世代代的傳說相互印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統文化積淀,為威風鑼鼓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的生長提供了肥沃土壤。它汲取了不同時代的藝術精華,伴隨著人類的腳步一路走來。牛曉珉(作者系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館員)
鼓的創造很有可能是遠古人類感動于自然之聲,如雷鳴、石滾、空洞物體的碰撞等,模仿其聲音的洪大、威嚴、曠遠。我國古代有“鼓法天,鐘法地”的記載。1980年,襄汾縣陶寺的一座大型墓葬中首次發現了鼉鼓,被譽為“中國第一鼓”,證明距今約4000多年鑼鼓已經產生;在甲骨文中,也已經有了“鼓”字。春秋時期,鼓樂類名稱開始散見于各類文史古籍的記載中,如“諫鼓、雷鼓”等等,說明鼓在當時已初具規模。
-歷史淵源
威風鑼鼓的起源與一個在民間流傳了幾千年的傳說有關。說的是在距今4700多年的時候,有一天堯王訪賢路經周府村(今洪洞縣甘亭鎮羊獬村)時,發現一只母羊在一片沙地上生下一個獨角異獸,全身青毛的“怪物”――獬,生下3個小時后,就長成和母羊一樣高。和堯王同行的主管行律的皋陶發現“此羊見斗則觸不直,聞論則咋不正”,是一只神羊,于是將此羊牽回幫助斷案。也恰恰在這時,堯王的妻子散宜分娩,生一女孩,起名女英,墜地能坐,三日能行,五日能言,滿月能織,百日通曉天文地理。堯王認為此地是風水寶地,將此地更名為羊獬村,并把全家遷居于此。故有“羊生獬,羊獬村,堯王立世到如今”。
堯王在歷山訪賢時遇到駕牛耕田的舜,在經過一系列的考察后,認為舜符合當帝王的條件,將帝王的位置禪讓給了他,并將自己的兩個女兒許配于他。從此娥皇、女英便以歷山為婆家、羊獬為娘家,兩個村的人從此也成了親戚。羊獬村的人稱娥皇、女英為“姑姑”,歷山人稱她們為“娘娘”。每年農歷三月初三,娥皇、女英回娘家,農歷四月二十八,娥皇、女英回婆家,兩地群眾就會敲鑼打鼓迎接,以示威風。
在接姑姑送娘娘的民俗活動中,威風鑼鼓所打的曲牌都與所途經的22個村落有關,每停留一個地方就會敲打與此地發生的故事有關的曲牌。比如《風攪雪》,說的是有一年的三月初三,氣溫驟降,大風卷著雪花漫天飛舞,但接姑姑的人依然頂著寒風要到歷山接姑姑。堯王深受感動,便做了這首曲,答謝大家的真情厚意,此曲只有羊獬人敲。比如《吃涼粉》曲牌多在路上行走或中途吃飯時表演,沿途隊伍要在指定的幾個村子集體休息吃飯,農歷三月,村里沒有很好的飯菜招待大家,大多是一些涼拌菜,其中最受歡迎的是涼粉,能解除途中的疲勞和辛苦,該曲聽起來如縷縷涼風拂面,使人頓生涼爽舒服之感。又如《笑回鄉》曲牌形象地描繪了娥皇、女英在路上和鄉親們有說有笑的場面,此曲表達了大家的愉快心情。再如每年農歷四月二十八,汾河西邊歷山的隊伍要到汾河東岸的羊獬村“接娘娘”。這天,羊獬村的隊伍要到汾河東岸等候迎接,當歷山的隊伍來到河邊時,兩支隊伍隔河相迎,敲鑼鼓以示問候。羊獬村隊伍面西演奏《西河灘》曲牌迎接“親戚”,同時,歷山隊伍隔河面東演奏《東河沙》熱情呼應。
更為值得關注的民俗事象是至今兩地人認為彼此是親戚,因此延續著互不通婚的習俗。
-演變發展
我們無法考證接姑姑迎娘娘民俗活動中的鑼鼓演出形式,但根據考古發現,鑼的出現較鼓要晚很多,大約在西漢。將鑼與鼓相提并論起于宋代,這時才有鑼、鼓、鐃、鈸的組合演奏。
從人類歷史的發展中我們發現:鑼鼓始終是最為重要的樂器,“無鼓不成樂”;它又是最為普及的樂器,“民間無樂不鑼鼓”;它更是在中國歷史上延展最為廣闊的樂器,宗教、政治、軍事、勞動、生活,幾乎無處不在。在宗教祭祀活動中,是人神溝通的法器;在演奏時,是“群音之長”;在被統治階級運用時,是召集人眾、公示政令的權力象征;運用在軍事上,是傳遞命令、鼓舞士氣;在集體勞動時,又是凝聚力量、協調動作的指揮。到了清末民國期間,據《臨汾市志》記載:“全縣村村有鑼鼓隊,春節期間處處有鑼鼓聲……”鑼鼓被廣泛地運用在各種場合,在田間地頭、集市廟宇、逢年過節、歡慶豐收等活動中威風鑼鼓都是主角,在當地民俗文化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與人民的生活、活動息息相關,娛人功能占據了主導地位。
在當代每逢重大活動,尤其是在春節和元宵節這兩個全年最重要的節日,各地的人們都要采取自己傳統的方式表示慶賀。在臨汾地區,威風鑼鼓表演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每年的農歷正月初二、初三,各村開始排練節目,一般是由“同樂會”負責組織。到十二、十三、十四這三天,各村分別在本村游行,逢場表演,過去俗稱“社祭”。正月十五參加縣市舉辦的娛樂競賽活動,鑼鼓隊在出發之前一般都要奏開場曲牌,在行進當中演奏的是一些結構方整、與行進速度相吻合的曲牌,當隊伍行進到觀眾較多的地方時,每支鑼鼓隊都會亮出最拿手的鑼鼓牌子進行表演,各村的鑼鼓隊會根據本村的鑼鼓曲牌事先精心編排的套曲進行表演。這類曲牌節奏復雜,技巧性強,具有豐富的表現力。
在行進過程中,如兩支鑼鼓隊相遇,就會形成一種“對打”的局面。兩支鑼鼓隊互讓,爭先將自己的“絕活”亮出來,有的將鑼、鈸拋向空中,有的做各種翻花表演,引來圍觀群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這時,兩支鑼鼓隊的鑼鼓聲交織在一起,此起彼伏。經過一段時間的對打,能夠保持鼓點清晰、節奏不亂的一家為勝方,因不能承受對方干擾,節奏亂了套、樂曲演奏中停下來的為敗方,敗方要給勝方主動讓路。
威風鑼鼓表演者強悍矯健的身姿,粗獷豪放的性格,朝氣蓬勃的氣勢,處處體現了黃土高原上北方漢子豪爽奔放的性格。鑼鼓聲音宏亮,音域寬廣,深沉渾厚,慷慨激昂,給人美的享受。1990年由410人組成的威風鑼鼓隊,在北京舉行的亞運會開幕式上獻藝,展示了中華民族頂天立地、威武雄壯、不屈不撓、英勇頑強的民族性格。
-藝術特征
發展到今天的威風鑼鼓,曲牌有200多套,被泛稱“一百單八套”。其中有反映歷史故事并以歷史題材命名的,有以地名命名,有以花草、植物命名的,還有以傳統小調命名的。
威風鑼鼓由鼓、鑼、鐃、釵四種樂器組合,是沒有弦樂參與的一種清音樂。威風鑼鼓有一整套豐富多變、能夠表現多種情感和氣氛的鑼鼓點,即鑼鼓經,它是演奏鑼鼓所要遵循的法則,民間藝人誦讀鑼鼓經時,以特有的方言韻律,加上自身對鑼鼓音樂的理解,將譜子誦讀得津津有味。直到現在,一些村鎮的鑼鼓隊還延續使用很原始的記譜方式,它是威風鑼鼓幾千年世世代代勞動人民口傳心授的見證。
威風鑼鼓的主要表演形式有三種:一種是挎鼓表演,平陽大多地方都采用挎鼓打,鼓手挎一面扇形大鼓進行表演。挎鼓打比較靈活自由,鼓手可以邊打鼓邊舞動,顯得格外歡快熱烈,演奏樂器主要以挎鼓為主,另有鑼、鈸、鐃。在傳統鑼鼓中,還有小斗鑼,現在已經很少見到。另一種是陰陽鼓。陰陽鼓是將一面大鼓和一面小鼓同置于一個鼓架上演奏的一種表演形式,在有些地方稱“子母鼓”,大鼓為“陰”,小鼓為“陽”。演奏樂器除大鼓、小鼓以外,有鑼、鈸、鐃。大鼓和小鼓一般是由一人演奏,但在有些地方,是由兩人演奏的,演奏風格細膩、文雅。
還有一種表演形式是架子鼓,這種形式主要盛行于浮山縣,鼓比較高大,呈桶狀,支放在架子上,因鼓不能隨意移動,所以表演時沒有什么隊形變化,行進中一般都由一人背著,或兩人抬著,邊走邊打。架子鼓同威風鑼鼓中的挎鼓、陰陽鼓在演奏風格和技巧等方面有很大區別,架子鼓的曲牌中,鐃的演奏出現了十六分音符,在演奏技巧上,出現了被稱為“丁丁可”的演奏技巧,因此,架子鼓的演奏風格顯得較為輕快、活潑。
威風鑼是融樂、舞、技三者有機結合的綜合性鼓舞藝術。動作是鑼鼓表演藝術的基本功。講究“帥、漂、脆”。在表演中手、眼、身、步、頭幾個部位要相互配合,協調一致。演奏者在敲擊大鼓、鑼、鈸中傾情舞動,把自己生命的律動和祈求豐收的愿望都融會于表演之中。表演者配合默契,整齊劃一,氣勢磅礴,威風凜凜。強奏時,鼓聲震天,鈸光閃爍;輕奏時,又如春雨滋潤禾苗,給人們帶來愉悅與鼓舞,從而增強求得好年景的信念。這可能就是《易?系辭》中“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的意境吧。
考古發現、歷史記載和民間世世代代的傳說相互印證著。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傳統文化積淀,為威風鑼鼓這種古老的民間藝術的生長提供了肥沃土壤。它汲取了不同時代的藝術精華,伴隨著人類的腳步一路走來。牛曉珉(作者系山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研究館員)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