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琴是中國民族器樂中代表性的樂器之一,它的音色清脆悅耳,悠揚動聽,藝術表現(xiàn)力非常豐富,尤為適合演奏歡快、活潑的樂曲。它是一種琴身呈梯形的樂器,主要由琴身、琴弦和琴鍵三部分構成。
揚琴的起源
揚琴雖然是我國民族器樂的一種,但它并不是中國本土樂器,揚琴亦名“洋琴”,顧名思義,是一件外來樂器,但對于其來源也曾有著以下說法:
一是由在“卡龍”沿襲而來?!翱垺笔俏覈陆S吾爾族樂器,演奏時將琴平置于桌上,以左手持金屬棒按柔滑弦,右手帶“指甲”撥彈,亦可雙手皆用甲片撥彈,在外形、弦數(shù)、音色特點上都與揚琴極為相似。事實上“卡龍”是中亞地區(qū)的“嘎龍”演變而來。元史記載,元代征伐克什米爾,在克什米爾得“七十二弦琵琶”這種樂器極有可能就是“卡龍”,可其出現(xiàn)于元代或更早,但是揚琴在我國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的廣東一帶,這在時間與地理位置上都相差甚遠,因此,這種說法被采納的很少。
二是由波絲傳入。這是現(xiàn)在被普遍認可的一種說法。據(jù)史書記載:揚琴最早源于中歐阿拉伯、波斯地區(qū),當時稱為桑圖爾(SANTUR),后流傳到歐洲、北美洲及大洋洲。有達西瑪(DULCIMER)、欣巴龍(CIMBALON)、??瞬焕铮ǎ龋粒茫耍拢遥牛裕牛┑让Q。當時的擊弦工具是木制小槌,音色清脆空曠,而我國最早出現(xiàn)揚琴的時間是在明末。由于明代工業(yè)發(fā)展,中西文化交流,這樣的樂器傳進來是有可能的。
揚琴在近代,形制上的變化最大
揚琴傳入我國后,最初的形制是兩橋揚琴,(也叫“小揚琴”或“蝴蝶琴”)小揚琴在民間多用在說唱音樂的伴奏上,如:“四川清音”、“四川琴書”、“北京琴書”、“梅花大鼓”等均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雖然揚琴在我國樂器中的歷史可謂最短,但在近代,在形制上的變化可謂最大。
首先,在定弦方面:因為小揚琴只有自然音(即鋼琴上的白鍵),不能轉調,為演奏帶來了很多不便,在1953年,張子銳按照律呂規(guī)律橫向相鄰的兩弦為小二度關系,縱向相間的兩弦為大二度關系,繪制出律呂揚琴,這樣就把《呂氏春秋》中律呂理論運用到音樂實踐中。
鄭寶恒等諸位前輩對揚琴改革的貢獻很大
天津音樂學院的鄭寶恒老師,在推廣律呂揚琴的藝術實踐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正如巴哈用鋼琴作曲、推廣琴藝一樣,鄭先生很快摸索出律呂揚琴的演奏規(guī)律,能用同一手法任意移調視譜演奏。他還吸取其它樂器之長,創(chuàng)造了滑抹音新技法,增強了揚琴的表現(xiàn)力。
1958年,鄭寶恒把原來律呂揚琴的長方形共鳴箱,去掉前面兩角不發(fā)音的部分,改成半圓形,減輕了重量,音域提高二度。鄭先生始終堅持律呂揚琴教學,將技藝傳授給一代代學生,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天津音樂學院許學東,在畢業(yè)音樂會上用律呂揚琴演奏了民樂三重奏《沙海音詩》(鄭寶恒曲);1998年5月,中央音樂學院首屆揚琴碩士生黃河在畢業(yè)音樂會上,由管弦樂隊協(xié)奏,用律呂揚琴獨奏了《流浪者之歌》等等;這些演出十分成功,律呂揚琴恢弘的氣勢,多變的音色,令聽眾贊嘆不已。后又經過眾多民樂專家的研究,將揚琴改造為四排碼變音揚琴直至今天的401、402揚琴,比如中央音樂學院的桂習禮教授研制的501揚琴,在高音區(qū)加進半音調弦法,進一步解決了高低音轉調問題。
其次,琴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傳統(tǒng)小揚琴之琴竹大都過軟,演奏柔和慢速的曲子還可以,但不適合快速以及高難度技巧的樂曲演奏,因此,揚琴大都采用較硬的琴竹,并且講究捶頭材質的變化,以控制音質、音色。此外,由于樂曲的需要還研制了合音琴竹與金屬錘頭,如:項祖華教授的《林沖夜奔》的引子與結尾部分均要使用合音琴竹;李玲玲教授移植的《鄉(xiāng)村抒懷》則要使用金屬錘頭的琴鍵演奏……
中國揚琴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揚琴傳入中國后不但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還形成了中國揚琴的四大流派。清末民初,隨著民間傳統(tǒng)器樂的發(fā)展,揚琴也被吸收到不同的器樂樂種的演奏形式中去。經過前輩樂師的不斷實踐與積累,揚琴藝術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傳統(tǒng)流派與地方風格,擁有各自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曲目、代表人物、傳承關系與演奏特色,并為本土及各界的群眾所喜愛和承認。其中最有影響的傳統(tǒng)流派是廣東音樂揚琴、江南絲竹揚琴、四川揚琴和東北揚琴。
解放后,揚琴從單純的為曲藝、戲曲伴奏逐漸成為具有豐富表現(xiàn)力的獨奏樂器,在曲目創(chuàng)作和演奏技藝上得到了發(fā)展,有傳統(tǒng)曲目改編的《將軍令》、《昭君怨》,現(xiàn)代創(chuàng)作曲目《海峽音詩》、《覓》,外國移植改編曲目《查爾達什舞曲》、《流浪者之歌》等等。2005年,第八屆“世界揚琴大會”在京舉行,更進一步增加了揚琴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揚琴正在不斷的發(fā)展與改革中為其自身帶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魅力,它將成為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一種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民樂。
揚琴的起源
揚琴雖然是我國民族器樂的一種,但它并不是中國本土樂器,揚琴亦名“洋琴”,顧名思義,是一件外來樂器,但對于其來源也曾有著以下說法:
一是由在“卡龍”沿襲而來?!翱垺笔俏覈陆S吾爾族樂器,演奏時將琴平置于桌上,以左手持金屬棒按柔滑弦,右手帶“指甲”撥彈,亦可雙手皆用甲片撥彈,在外形、弦數(shù)、音色特點上都與揚琴極為相似。事實上“卡龍”是中亞地區(qū)的“嘎龍”演變而來。元史記載,元代征伐克什米爾,在克什米爾得“七十二弦琵琶”這種樂器極有可能就是“卡龍”,可其出現(xiàn)于元代或更早,但是揚琴在我國最早出現(xiàn)在明代的廣東一帶,這在時間與地理位置上都相差甚遠,因此,這種說法被采納的很少。
二是由波絲傳入。這是現(xiàn)在被普遍認可的一種說法。據(jù)史書記載:揚琴最早源于中歐阿拉伯、波斯地區(qū),當時稱為桑圖爾(SANTUR),后流傳到歐洲、北美洲及大洋洲。有達西瑪(DULCIMER)、欣巴龍(CIMBALON)、??瞬焕铮ǎ龋粒茫耍拢遥牛裕牛┑让Q。當時的擊弦工具是木制小槌,音色清脆空曠,而我國最早出現(xiàn)揚琴的時間是在明末。由于明代工業(yè)發(fā)展,中西文化交流,這樣的樂器傳進來是有可能的。
揚琴在近代,形制上的變化最大
揚琴傳入我國后,最初的形制是兩橋揚琴,(也叫“小揚琴”或“蝴蝶琴”)小揚琴在民間多用在說唱音樂的伴奏上,如:“四川清音”、“四川琴書”、“北京琴書”、“梅花大鼓”等均以揚琴為主要伴奏樂器。雖然揚琴在我國樂器中的歷史可謂最短,但在近代,在形制上的變化可謂最大。
首先,在定弦方面:因為小揚琴只有自然音(即鋼琴上的白鍵),不能轉調,為演奏帶來了很多不便,在1953年,張子銳按照律呂規(guī)律橫向相鄰的兩弦為小二度關系,縱向相間的兩弦為大二度關系,繪制出律呂揚琴,這樣就把《呂氏春秋》中律呂理論運用到音樂實踐中。
鄭寶恒等諸位前輩對揚琴改革的貢獻很大
天津音樂學院的鄭寶恒老師,在推廣律呂揚琴的藝術實踐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正如巴哈用鋼琴作曲、推廣琴藝一樣,鄭先生很快摸索出律呂揚琴的演奏規(guī)律,能用同一手法任意移調視譜演奏。他還吸取其它樂器之長,創(chuàng)造了滑抹音新技法,增強了揚琴的表現(xiàn)力。
1958年,鄭寶恒把原來律呂揚琴的長方形共鳴箱,去掉前面兩角不發(fā)音的部分,改成半圓形,減輕了重量,音域提高二度。鄭先生始終堅持律呂揚琴教學,將技藝傳授給一代代學生,取得了顯著的教學成果。天津音樂學院許學東,在畢業(yè)音樂會上用律呂揚琴演奏了民樂三重奏《沙海音詩》(鄭寶恒曲);1998年5月,中央音樂學院首屆揚琴碩士生黃河在畢業(yè)音樂會上,由管弦樂隊協(xié)奏,用律呂揚琴獨奏了《流浪者之歌》等等;這些演出十分成功,律呂揚琴恢弘的氣勢,多變的音色,令聽眾贊嘆不已。后又經過眾多民樂專家的研究,將揚琴改造為四排碼變音揚琴直至今天的401、402揚琴,比如中央音樂學院的桂習禮教授研制的501揚琴,在高音區(qū)加進半音調弦法,進一步解決了高低音轉調問題。
其次,琴竹上也作了較大的改革。傳統(tǒng)小揚琴之琴竹大都過軟,演奏柔和慢速的曲子還可以,但不適合快速以及高難度技巧的樂曲演奏,因此,揚琴大都采用較硬的琴竹,并且講究捶頭材質的變化,以控制音質、音色。此外,由于樂曲的需要還研制了合音琴竹與金屬錘頭,如:項祖華教授的《林沖夜奔》的引子與結尾部分均要使用合音琴竹;李玲玲教授移植的《鄉(xiāng)村抒懷》則要使用金屬錘頭的琴鍵演奏……
中國揚琴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揚琴傳入中國后不但經歷了一系列的改革,而且還形成了中國揚琴的四大流派。清末民初,隨著民間傳統(tǒng)器樂的發(fā)展,揚琴也被吸收到不同的器樂樂種的演奏形式中去。經過前輩樂師的不斷實踐與積累,揚琴藝術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傳統(tǒng)流派與地方風格,擁有各自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曲目、代表人物、傳承關系與演奏特色,并為本土及各界的群眾所喜愛和承認。其中最有影響的傳統(tǒng)流派是廣東音樂揚琴、江南絲竹揚琴、四川揚琴和東北揚琴。
解放后,揚琴從單純的為曲藝、戲曲伴奏逐漸成為具有豐富表現(xiàn)力的獨奏樂器,在曲目創(chuàng)作和演奏技藝上得到了發(fā)展,有傳統(tǒng)曲目改編的《將軍令》、《昭君怨》,現(xiàn)代創(chuàng)作曲目《海峽音詩》、《覓》,外國移植改編曲目《查爾達什舞曲》、《流浪者之歌》等等。2005年,第八屆“世界揚琴大會”在京舉行,更進一步增加了揚琴與世界各國之間的交流,揚琴正在不斷的發(fā)展與改革中為其自身帶來前所未有的活力與魅力,它將成為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一種具有代表性的中國民樂。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