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夏天,我獲得了美國的愛斯本音樂學校的全額獎學金,于是我揣著錄取通知,獨身一人到美國去學習古典音樂。到美國去的那天,我在飛機上碰到了一個美國的樂團,他們剛結束在上海的演出,在洛杉磯機場和我一起下了飛機。我看見樂團的一個團員穿的T恤衫上印著“愛斯本音樂學校”的字樣,心想,這不正是我這次要去的學校嗎?我斷定這人一定是個校友。
到了愛斯本后才知道,全世界的音樂院校都有我們的校友。50年來,我們學校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音樂家,其中還有不少是世界級的。
到美國不久,就發現美國的音樂教材和國內的大不一樣。剛去的時候對一些事情常常覺得很奇怪:于是就請教隔壁的王慧。
王慧是個華裔女孩,來美國四年多了。她從前的老師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名教授,出國后又師從英國一位小有名氣的鋼琴家,因此在鋼琴學生中可算是佼佼者了。
我和王慧常常談起中西方音樂教育之間的差異,她深有感觸地告訴我說,在國內學琴注重技巧,學生苦練基本功,樂感卻不夠好;美國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老師強調的是對作品和作曲家的理解,注重的是對學生全面音樂素質的培養。我們常常看到中國學生彈一手漂亮的好琴,卻不大會欣賞音樂作品,而且許多學生雖然學的是音樂專業,卻只了解自己學習的樂器,對于其他樂器或者不同類型的音樂卻常常知之甚少;美國學生不是最講究技巧,但他們善于表現作品的內容,在廣闊的音樂領域里學習了解的方面也廣。所以,人們常說,國內培養pianists(鋼琴師),國外培養musicians(音樂家)。
美國老師對學生要求不高,但很注意培養他們喜愛音樂,所以美國的琴童的日子很好過。相反,國內學琴的孩子幾乎個個都“談琴色變”,當然也就不容易發揮出潛力了。
兒童專場音樂會
愛斯本每星期都有專門為兒童舉辦的音樂會,臺上的音樂家在演奏,臺下的孩子愛怎么唱就怎么唱,還可以跑到臺上去跳舞。別看全場亂糟糟的,孩子們早已在玩鬧中愛上了音樂。
我曾在兒童專場音樂會當過檢票員,那種場面真是令我畢生難忘。
音樂會開始前,我們給每個孩子發一個漂亮的徽章,上面寫著:
“……quiet as a mouse.I am here to hear.(……安靜得像只小老鼠,我是來這里聆聽的。)”
音樂開始時,我們勸小觀眾不要吵鬧,不要到處亂跑,不過收效甚微。
音樂響起,孩子們全部興奮起來,有的跳舞,有的跳高,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把過道當滑雪場,“哧溜”――從高處的后排一路滑到低處的前排,好不熱鬧!
我們檢票員成了臨時交警,站在過道上指揮交通。
滿場都是孩子!有意思的是,我們的職責不是喝令他們坐下,禁止他們唱、跳、鬧,而是保護他們的安全!
臺上是著名的樂團在演奏,演員們對場內的混亂視而不見,就像《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那個樂隊,盡情地陶醉在自己的音樂里。 指揮不僅不生氣,還笑瞇瞇地騰出一只手來對臺下的頑童們示意,讓他們跑到臺上來鬧!
于是,臺上的樂團里,出現了伴舞的孩子,個個興高采烈,家長也笑逐顏開,我回頭一看,音樂廳的經理也樂得合不攏嘴。
這場兒童專場音樂會,真成了愛斯本兒童的狂歡節。
伴奏課
在我的伴奏課老師斯洛恩太太眼里,我們這些學生都是最聰明的天才。她上課時常常彈了一支又一支曲子的片斷,然后讓我們猜每首的作者是誰。她帶著一絲神秘的笑容彈奏著,我們幾個站在琴邊,絞盡腦汁地猜。我們猜不出來時,她也堅持不說出答案,但總是會轉過身來,笑瞇瞇地看著我們,一點一點耐心地提示:
“再仔細聽聽,這首曲子像是什么派的?”
“嗯……浪漫派……?”我怯生生的。
“…那么,時間該是――”她眼里滿是鼓勵。
“19世紀!”我們異口同聲。
“太好了!猜猜是哪一個生活在19世紀的作曲家?”她的眼神透出企盼。
“是……勃拉姆斯嗎?”嘉斯敏問。
“嗯,接近了!真好!不是那么強烈的,風格更細膩一些,再猜猜 !”
“舒曼,是嗎?”大男生羅伯特說。
“太對了!就是他!你們真聰明!”斯洛恩太太拍著手,從琴凳上蹦起來,一臉陽光燦爛,比我們還高興。
接著,斯洛恩太太就順帶給我們介紹這首曲子的特點和作曲家的創作風格。一堂課下來,我們猜了好多曲,玩了個夠,也學了個夠,開心得不得了。
排練技巧訓練課
有一天我去旁聽室內樂排練技巧訓練課,聽這課名,我就以為一定非常枯燥難懂,老師的每句話都充滿了專業術語,可是結果我卻像音樂會上的那些孩子一樣,一下就著迷了。老師叫了幾個同學臨時組成一個五人重奏組合,拿一個新的曲目讓他們在臺上當眾排練,讓我們觀察哪一個人在排練中出了錯,出的是什么錯。演奏的學生一邊看譜一邊試奏,臺下的學生也跟著緊張,就像是在看比賽。他們一出了錯,拉不下去,我們就大笑。笑過之后,老師問我們,剛才問題出在哪里。全場氣氛熱烈,大家都顧不上舉手,就爭著大喊起來:
“他們演奏前沒有和鋼琴對音、調弦!”
“每個和弦下去前,他們沒有互相對視做眼神交流!”
“急速的部分,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沒有完全對準!”
一點兒都不像在課堂上!每個人都用心地聽,積極地討論,不知不覺之間,老師就把排練技巧的要點都講完了,我們大家沒費什么力氣就牢牢記住了。
到了愛斯本后才知道,全世界的音樂院校都有我們的校友。50年來,我們學校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音樂家,其中還有不少是世界級的。
到美國不久,就發現美國的音樂教材和國內的大不一樣。剛去的時候對一些事情常常覺得很奇怪:于是就請教隔壁的王慧。
王慧是個華裔女孩,來美國四年多了。她從前的老師是中央音樂學院的名教授,出國后又師從英國一位小有名氣的鋼琴家,因此在鋼琴學生中可算是佼佼者了。
我和王慧常常談起中西方音樂教育之間的差異,她深有感觸地告訴我說,在國內學琴注重技巧,學生苦練基本功,樂感卻不夠好;美國技巧不是最重要的,老師強調的是對作品和作曲家的理解,注重的是對學生全面音樂素質的培養。我們常常看到中國學生彈一手漂亮的好琴,卻不大會欣賞音樂作品,而且許多學生雖然學的是音樂專業,卻只了解自己學習的樂器,對于其他樂器或者不同類型的音樂卻常常知之甚少;美國學生不是最講究技巧,但他們善于表現作品的內容,在廣闊的音樂領域里學習了解的方面也廣。所以,人們常說,國內培養pianists(鋼琴師),國外培養musicians(音樂家)。
美國老師對學生要求不高,但很注意培養他們喜愛音樂,所以美國的琴童的日子很好過。相反,國內學琴的孩子幾乎個個都“談琴色變”,當然也就不容易發揮出潛力了。
兒童專場音樂會
愛斯本每星期都有專門為兒童舉辦的音樂會,臺上的音樂家在演奏,臺下的孩子愛怎么唱就怎么唱,還可以跑到臺上去跳舞。別看全場亂糟糟的,孩子們早已在玩鬧中愛上了音樂。
我曾在兒童專場音樂會當過檢票員,那種場面真是令我畢生難忘。
音樂會開始前,我們給每個孩子發一個漂亮的徽章,上面寫著:
“……quiet as a mouse.I am here to hear.(……安靜得像只小老鼠,我是來這里聆聽的。)”
音樂開始時,我們勸小觀眾不要吵鬧,不要到處亂跑,不過收效甚微。
音樂響起,孩子們全部興奮起來,有的跳舞,有的跳高,有的哭,有的喊……還有的把過道當滑雪場,“哧溜”――從高處的后排一路滑到低處的前排,好不熱鬧!
我們檢票員成了臨時交警,站在過道上指揮交通。
滿場都是孩子!有意思的是,我們的職責不是喝令他們坐下,禁止他們唱、跳、鬧,而是保護他們的安全!
臺上是著名的樂團在演奏,演員們對場內的混亂視而不見,就像《泰坦尼克號》沉沒時的那個樂隊,盡情地陶醉在自己的音樂里。 指揮不僅不生氣,還笑瞇瞇地騰出一只手來對臺下的頑童們示意,讓他們跑到臺上來鬧!
于是,臺上的樂團里,出現了伴舞的孩子,個個興高采烈,家長也笑逐顏開,我回頭一看,音樂廳的經理也樂得合不攏嘴。
這場兒童專場音樂會,真成了愛斯本兒童的狂歡節。
伴奏課
在我的伴奏課老師斯洛恩太太眼里,我們這些學生都是最聰明的天才。她上課時常常彈了一支又一支曲子的片斷,然后讓我們猜每首的作者是誰。她帶著一絲神秘的笑容彈奏著,我們幾個站在琴邊,絞盡腦汁地猜。我們猜不出來時,她也堅持不說出答案,但總是會轉過身來,笑瞇瞇地看著我們,一點一點耐心地提示:
“再仔細聽聽,這首曲子像是什么派的?”
“嗯……浪漫派……?”我怯生生的。
“…那么,時間該是――”她眼里滿是鼓勵。
“19世紀!”我們異口同聲。
“太好了!猜猜是哪一個生活在19世紀的作曲家?”她的眼神透出企盼。
“是……勃拉姆斯嗎?”嘉斯敏問。
“嗯,接近了!真好!不是那么強烈的,風格更細膩一些,再猜猜 !”
“舒曼,是嗎?”大男生羅伯特說。
“太對了!就是他!你們真聰明!”斯洛恩太太拍著手,從琴凳上蹦起來,一臉陽光燦爛,比我們還高興。
接著,斯洛恩太太就順帶給我們介紹這首曲子的特點和作曲家的創作風格。一堂課下來,我們猜了好多曲,玩了個夠,也學了個夠,開心得不得了。
排練技巧訓練課
有一天我去旁聽室內樂排練技巧訓練課,聽這課名,我就以為一定非常枯燥難懂,老師的每句話都充滿了專業術語,可是結果我卻像音樂會上的那些孩子一樣,一下就著迷了。老師叫了幾個同學臨時組成一個五人重奏組合,拿一個新的曲目讓他們在臺上當眾排練,讓我們觀察哪一個人在排練中出了錯,出的是什么錯。演奏的學生一邊看譜一邊試奏,臺下的學生也跟著緊張,就像是在看比賽。他們一出了錯,拉不下去,我們就大笑。笑過之后,老師問我們,剛才問題出在哪里。全場氣氛熱烈,大家都顧不上舉手,就爭著大喊起來:
“他們演奏前沒有和鋼琴對音、調弦!”
“每個和弦下去前,他們沒有互相對視做眼神交流!”
“急速的部分,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沒有完全對準!”
一點兒都不像在課堂上!每個人都用心地聽,積極地討論,不知不覺之間,老師就把排練技巧的要點都講完了,我們大家沒費什么力氣就牢牢記住了。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