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八?一五”光復以后,大約在一個月內,延吉、龍井等地先后成立了教育同盟組織。繼而,延邊各地的各類學校也紛紛開了學;同年9月,隨著哈爾濱朝鮮人北滿教育委員會的成立,黑龍江省內各地的朝鮮民族學校,也陸續開了學;同年同月,沈陽市光新朝鮮族中學也在沈陽市西塔成立。不久,遼寧省各地朝鮮族學校也都先后陸續成立。
當時東北各省的朝鮮族學校,都把音樂課納入了主要學科范疇之內。在尚無新作品(童謠)的情況下,各校根據光復時期特殊的政治需要出發,把光復后新創作的成人歌曲和抗日歌謠,選入音樂教材之中。
這一時期,選入音樂教材的歌曲,主要是已傳播在東北抗日游擊區的《游擊隊進行曲》、《議會主權歌》、《少先隊之歌》、《兒童之歌》、《舞曲》等歌曲和朝鮮義勇軍在關內傳唱過的《八路軍進行曲》(鄭律成曲)、《朝鮮義勇軍進行曲》(李正浩詞曲)、《最后的決戰》(尹世胃詞);在解放戰爭時期新創的《分到土地的喜悅》(樸順衍詞、李京泰曲)、《支援前線之歌》(洪成道詞、金隋祿曲)、《奔向戰場》(申活詞、崔龍浩曲)、《東北人民進行曲》(尹海英詞、金鐘華曲)、《無產大眾的春天來了》(柳光俊曲)、《農村四季》、《功臣之歌》(集體詞、俞德秀曲)、《這一條路》(李祿堂詞、許瑞祿曲)等,能夠表達光復之喜悅,歌頌解放戰爭和南征北戰的將士與爭先恐后支援前線的后方人民的大眾歌曲等,作為教材內容。
當然,也有一些用兒童歌曲和外國歌曲編撰的音樂教材。比如1946年,龍井“三?0一”小學,由文河淵主編的,內容以光復前的朝鮮童謠與外國名曲為主的音樂教材(油印本),也被周圍的許多學校所采用。
學校的音樂教育,主要是在室內授課為主,還與課外宣傳活動相結合。當時,各學校的文藝宣傳隊,把在課堂上已學過的歌曲,以及根據歌曲內容編排的舞蹈及劇目帶入社會,經常參與各級土地改革大會、清算走狗大會、參軍歡送大會等。
1946年至1947年,許瑞祿在朝陽川勤民中學擔任音樂教員期間,所開展的校外宣傳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1946年2月,許瑞祿辭去原來的間島藝文協會音樂部長,來到朝陽川勤民中學擔任音樂教員的。此時,朝鮮義勇軍第五支隊,已經駐扎在朝陽川。他到勤民中學任職后,為迎接朝鮮義勇軍第五支隊主辦的“三?0一”節紀念活動,組建了學生吹奏樂團。該團成立不足20天就要演出,但在紀念大會上,他們還是成功地演奏了《悼念之歌》、《愛國之歌》等樂曲。
勤民中學吹奏樂團,共計40余名隊員。其中,聲樂隊員約5名,舞蹈隊員10余名,其余吹奏隊員27名。他們在合唱時,大部分吹奏隊員在前奏和間奏時,演奏起樂器,但進入合唱時,都要一起唱歌。這樣一來,既能節省演員,又能調節演出氣氛。
到了1947年初,隨著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始,各村屯部落均都召開大會,進行“打土豪,分田地”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勤民中學宣傳隊采取“上午授課,下午出發,晚間演出,翌晨返校,”的方法,在朝陽川一帶的村村寨寨,廣泛進行了巡回演出。當時,他們參加過朝陽川區內召開的所有翻身大會。當時上演的節目主要有:許瑞祿譜曲的合唱《紡車之歌》(蔡澤龍詞)、《新阿里郎》(蔡澤龍詞)、《這一條路》(李祿堂詞)、《享受》(李祿堂詞)等歌曲。同年,許瑞祿為紀念吉林解放日創作了器樂曲《祝捷進行曲》,以勤民中學吹奏樂團進行了首演。
1947年3月,延邊為第一線戰士們組織了慰問團。當時,龍井中學宣傳隊,也被列入這一慰問團之內。龍井中學宣傳隊20余名隊員,在音樂老師羅惠周的帶領下,編排了《分到土地的喜悅》(樸淳衍詞、李京澤曲)、《支援前線之歌》(洪成道詞、金隋祿曲)、《民主青年進行曲》(林元甲詞、樸佑曲)、《八路軍進行曲》(公木詞、鄭律成曲)、《朝鮮義勇軍進行曲》(李正浩詞曲)、《最后的決戰》(尹世胃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曹火星詞曲)等歌舞和音樂節目,先后在四平、蛟河、樺甸、磐石、營城、煙筒山等地,進行了長達兩個多月的慰問演出。
同年,蛟河縣朝鮮族中學也成立了管弦樂團;翌年,磐石朝鮮族中學也成立了演出隊;1948年10月,長春解放后,雙陽縣三家子小學也成立了宣傳隊;接著,許多地區的學校也竟相成立了宣傳隊。他們各自積極參與了土地改革和聲援前線的各項活動。
當時,各學校宣傳隊的活動,有的是獨自進行,有的是校與校之間攜手成立文工團聯合進行。黑龍江省雞林地區兒童文工團,便是其中的一例。該文工團于1948年4月成立。主要以雞東縣雞林小學宣傳隊和前進小學宣傳隊來組成,團員共有30余名。這一兒童文工團,為慶祝錦州、長春的解放,先后創作并演出了《長春、錦州解放之歌》、《農村的秋天》等諸多歌曲。
解放戰爭時期,這些朝鮮族學校紛紛組織起校外音樂活動,同時,竟相參加了教育系統的各項文藝比賽。1948年,在龍井舉行的“延邊音樂表演大賽”上,無論吹奏樂,還是合唱,第一名均由龍井中學獲得(吹奏樂團由沈時絕、羅惠周帶隊,合唱團由李禹石領團負責。演奏曲目有:合唱《獵手們的合唱》(韋伯曲)和福施特的作品(均為四聲部)等清一色世界名曲。可見當時龍井中學的演出,還稱得上這一地區獨一無二的水平。
光復初期,由于教會系統的各類學校,尚保持著原有的脈息,仍然繼續了教會音樂的演奏。如龍井明新女子中學,在參賽中演唱了合唱《哈利路亞》(亨德爾曲)等著名的教會歌曲。
這一時期,學校音樂活動的顯著特點,就是吹奏樂的發展迅猛。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吹奏樂隊。他們經常參加社會的游行和宣傳活動,無論合唱、舞蹈,甚至連獨唱也由他們的樂隊伴奏。其中,伴奏水平較高的,當屬龍井中學、圖們中學、朝陽川勤民中學的吹奏樂隊。
朝陽川吹奏樂隊,是個許瑞祿親自組建并分管的樂隊。他們擁有黑管、中號、次中音號、小號、長號、小貝斯、低音貝斯等樂器。后來成長為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的金湘,延邊大學藝術學院黑管教授的白文舜、圓號教授的金日善,朝鮮“二八”電影制片廠管弦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崔虎范,朝鮮國立交響樂團倍大提琴演奏家尹明浩等著名的音樂家們,均是從朝陽川勤民中學吹奏樂隊走出來的學生。是的,解放戰爭時期,許多中學吹奏樂隊,培養出了很多音樂人才,并輸送到諸多文藝團體或音樂專校。其中,很多人成為國內乃至世界有名望的專家或藝術家。
在朝鮮族聚集地區,中小學校吹奏樂隊演奏過的新創曲目中,有金光輝的《世態》,許瑞祿的《祝捷進行曲》、《勝利進行曲》、《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鄭鎮玉的《希望在召喚》、《根據地建設之歌》,徐榮華的《功臣進行曲》,羅惠周的《進軍》等,都是很有水平的音樂作品。
盡管解放戰爭時期兒童音樂創作尚未達到活躍的程度,但也未曾靜止過。就是在那特定的戰爭環境中,也出現了許瑞祿、金鐘華、徐榮華、金光輝、羅惠周等音樂人才。他們為孩子們創作了《泉水快流淌》(李祿堂詞、許瑞祿曲)、《太陽遲落的村莊》(尹海英詞、金鐘華曲)、《下霜的早晨》(尹海英詞、金鐘華曲)《義勇軍叔叔》(徐榮華詞曲)、《思故鄉》(佚名詞、羅惠周曲)、《助威之歌》(佚名詞、金光輝曲)、《燕子》等很多歌曲。還有,很多童謠和校歌。如《明新中學校校歌》(佚名詞、金光輝曲)、《民生小學校校歌》(樸相斌詞、金鐘華曲)、《江南小學校校歌》(金昌海詞、金鐘華曲)、《龍井中學校校歌》(佚名詞、羅惠周曲)等歌曲。
1947年末,吉東軍區政治部宣傳隊,掀起了群眾性的音樂創作熱潮。參加這次活動的人員有:詞作者玄南極、蔡澤龍、高哲、車昌俊;曲作者樸佑、童希哲、金洙男、鄭英淑、嚴駿山等。他們創作了《兒童團進行曲》(玄南極詞、樸佑曲)、《喜鵲在歡呼》(蔡澤龍詞、董希哲曲)、《上戰場的姐姐》(高哲詞、鄭英淑曲)等10首兒童歌曲。這些歌曲,1948年被收錄在由延邊文工團編輯的《歌曲集》中152)。這是光復后,首次被編入《歌曲集》中的兒童歌曲。除此之外,還有《“四?四”兒童節之歌》(金順基詞、姜英姬曲)、《雪花》(樸春洙詞、許瑞祿曲)、《長春、錦州解放之歌》(樸太華詞曲)、《農村之秋》(李鐘燮詞、安國敏曲)等兒童歌曲,均是在1948年后創作和發表的兒童音樂作品。
當時東北各省的朝鮮族學校,都把音樂課納入了主要學科范疇之內。在尚無新作品(童謠)的情況下,各校根據光復時期特殊的政治需要出發,把光復后新創作的成人歌曲和抗日歌謠,選入音樂教材之中。
這一時期,選入音樂教材的歌曲,主要是已傳播在東北抗日游擊區的《游擊隊進行曲》、《議會主權歌》、《少先隊之歌》、《兒童之歌》、《舞曲》等歌曲和朝鮮義勇軍在關內傳唱過的《八路軍進行曲》(鄭律成曲)、《朝鮮義勇軍進行曲》(李正浩詞曲)、《最后的決戰》(尹世胃詞);在解放戰爭時期新創的《分到土地的喜悅》(樸順衍詞、李京泰曲)、《支援前線之歌》(洪成道詞、金隋祿曲)、《奔向戰場》(申活詞、崔龍浩曲)、《東北人民進行曲》(尹海英詞、金鐘華曲)、《無產大眾的春天來了》(柳光俊曲)、《農村四季》、《功臣之歌》(集體詞、俞德秀曲)、《這一條路》(李祿堂詞、許瑞祿曲)等,能夠表達光復之喜悅,歌頌解放戰爭和南征北戰的將士與爭先恐后支援前線的后方人民的大眾歌曲等,作為教材內容。
當然,也有一些用兒童歌曲和外國歌曲編撰的音樂教材。比如1946年,龍井“三?0一”小學,由文河淵主編的,內容以光復前的朝鮮童謠與外國名曲為主的音樂教材(油印本),也被周圍的許多學校所采用。
學校的音樂教育,主要是在室內授課為主,還與課外宣傳活動相結合。當時,各學校的文藝宣傳隊,把在課堂上已學過的歌曲,以及根據歌曲內容編排的舞蹈及劇目帶入社會,經常參與各級土地改革大會、清算走狗大會、參軍歡送大會等。
1946年至1947年,許瑞祿在朝陽川勤民中學擔任音樂教員期間,所開展的校外宣傳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見證。1946年2月,許瑞祿辭去原來的間島藝文協會音樂部長,來到朝陽川勤民中學擔任音樂教員的。此時,朝鮮義勇軍第五支隊,已經駐扎在朝陽川。他到勤民中學任職后,為迎接朝鮮義勇軍第五支隊主辦的“三?0一”節紀念活動,組建了學生吹奏樂團。該團成立不足20天就要演出,但在紀念大會上,他們還是成功地演奏了《悼念之歌》、《愛國之歌》等樂曲。
勤民中學吹奏樂團,共計40余名隊員。其中,聲樂隊員約5名,舞蹈隊員10余名,其余吹奏隊員27名。他們在合唱時,大部分吹奏隊員在前奏和間奏時,演奏起樂器,但進入合唱時,都要一起唱歌。這樣一來,既能節省演員,又能調節演出氣氛。
到了1947年初,隨著土地改革運動的開始,各村屯部落均都召開大會,進行“打土豪,分田地”活動。在這一活動中,勤民中學宣傳隊采取“上午授課,下午出發,晚間演出,翌晨返校,”的方法,在朝陽川一帶的村村寨寨,廣泛進行了巡回演出。當時,他們參加過朝陽川區內召開的所有翻身大會。當時上演的節目主要有:許瑞祿譜曲的合唱《紡車之歌》(蔡澤龍詞)、《新阿里郎》(蔡澤龍詞)、《這一條路》(李祿堂詞)、《享受》(李祿堂詞)等歌曲。同年,許瑞祿為紀念吉林解放日創作了器樂曲《祝捷進行曲》,以勤民中學吹奏樂團進行了首演。
1947年3月,延邊為第一線戰士們組織了慰問團。當時,龍井中學宣傳隊,也被列入這一慰問團之內。龍井中學宣傳隊20余名隊員,在音樂老師羅惠周的帶領下,編排了《分到土地的喜悅》(樸淳衍詞、李京澤曲)、《支援前線之歌》(洪成道詞、金隋祿曲)、《民主青年進行曲》(林元甲詞、樸佑曲)、《八路軍進行曲》(公木詞、鄭律成曲)、《朝鮮義勇軍進行曲》(李正浩詞曲)、《最后的決戰》(尹世胃詞)、《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曹火星詞曲)等歌舞和音樂節目,先后在四平、蛟河、樺甸、磐石、營城、煙筒山等地,進行了長達兩個多月的慰問演出。
同年,蛟河縣朝鮮族中學也成立了管弦樂團;翌年,磐石朝鮮族中學也成立了演出隊;1948年10月,長春解放后,雙陽縣三家子小學也成立了宣傳隊;接著,許多地區的學校也竟相成立了宣傳隊。他們各自積極參與了土地改革和聲援前線的各項活動。
當時,各學校宣傳隊的活動,有的是獨自進行,有的是校與校之間攜手成立文工團聯合進行。黑龍江省雞林地區兒童文工團,便是其中的一例。該文工團于1948年4月成立。主要以雞東縣雞林小學宣傳隊和前進小學宣傳隊來組成,團員共有30余名。這一兒童文工團,為慶祝錦州、長春的解放,先后創作并演出了《長春、錦州解放之歌》、《農村的秋天》等諸多歌曲。
解放戰爭時期,這些朝鮮族學校紛紛組織起校外音樂活動,同時,竟相參加了教育系統的各項文藝比賽。1948年,在龍井舉行的“延邊音樂表演大賽”上,無論吹奏樂,還是合唱,第一名均由龍井中學獲得(吹奏樂團由沈時絕、羅惠周帶隊,合唱團由李禹石領團負責。演奏曲目有:合唱《獵手們的合唱》(韋伯曲)和福施特的作品(均為四聲部)等清一色世界名曲。可見當時龍井中學的演出,還稱得上這一地區獨一無二的水平。
光復初期,由于教會系統的各類學校,尚保持著原有的脈息,仍然繼續了教會音樂的演奏。如龍井明新女子中學,在參賽中演唱了合唱《哈利路亞》(亨德爾曲)等著名的教會歌曲。
這一時期,學校音樂活動的顯著特點,就是吹奏樂的發展迅猛。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吹奏樂隊。他們經常參加社會的游行和宣傳活動,無論合唱、舞蹈,甚至連獨唱也由他們的樂隊伴奏。其中,伴奏水平較高的,當屬龍井中學、圖們中學、朝陽川勤民中學的吹奏樂隊。
朝陽川吹奏樂隊,是個許瑞祿親自組建并分管的樂隊。他們擁有黑管、中號、次中音號、小號、長號、小貝斯、低音貝斯等樂器。后來成長為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的金湘,延邊大學藝術學院黑管教授的白文舜、圓號教授的金日善,朝鮮“二八”電影制片廠管弦樂團大提琴演奏家崔虎范,朝鮮國立交響樂團倍大提琴演奏家尹明浩等著名的音樂家們,均是從朝陽川勤民中學吹奏樂隊走出來的學生。是的,解放戰爭時期,許多中學吹奏樂隊,培養出了很多音樂人才,并輸送到諸多文藝團體或音樂專校。其中,很多人成為國內乃至世界有名望的專家或藝術家。
在朝鮮族聚集地區,中小學校吹奏樂隊演奏過的新創曲目中,有金光輝的《世態》,許瑞祿的《祝捷進行曲》、《勝利進行曲》、《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鄭鎮玉的《希望在召喚》、《根據地建設之歌》,徐榮華的《功臣進行曲》,羅惠周的《進軍》等,都是很有水平的音樂作品。
盡管解放戰爭時期兒童音樂創作尚未達到活躍的程度,但也未曾靜止過。就是在那特定的戰爭環境中,也出現了許瑞祿、金鐘華、徐榮華、金光輝、羅惠周等音樂人才。他們為孩子們創作了《泉水快流淌》(李祿堂詞、許瑞祿曲)、《太陽遲落的村莊》(尹海英詞、金鐘華曲)、《下霜的早晨》(尹海英詞、金鐘華曲)《義勇軍叔叔》(徐榮華詞曲)、《思故鄉》(佚名詞、羅惠周曲)、《助威之歌》(佚名詞、金光輝曲)、《燕子》等很多歌曲。還有,很多童謠和校歌。如《明新中學校校歌》(佚名詞、金光輝曲)、《民生小學校校歌》(樸相斌詞、金鐘華曲)、《江南小學校校歌》(金昌海詞、金鐘華曲)、《龍井中學校校歌》(佚名詞、羅惠周曲)等歌曲。
1947年末,吉東軍區政治部宣傳隊,掀起了群眾性的音樂創作熱潮。參加這次活動的人員有:詞作者玄南極、蔡澤龍、高哲、車昌俊;曲作者樸佑、童希哲、金洙男、鄭英淑、嚴駿山等。他們創作了《兒童團進行曲》(玄南極詞、樸佑曲)、《喜鵲在歡呼》(蔡澤龍詞、董希哲曲)、《上戰場的姐姐》(高哲詞、鄭英淑曲)等10首兒童歌曲。這些歌曲,1948年被收錄在由延邊文工團編輯的《歌曲集》中152)。這是光復后,首次被編入《歌曲集》中的兒童歌曲。除此之外,還有《“四?四”兒童節之歌》(金順基詞、姜英姬曲)、《雪花》(樸春洙詞、許瑞祿曲)、《長春、錦州解放之歌》(樸太華詞曲)、《農村之秋》(李鐘燮詞、安國敏曲)等兒童歌曲,均是在1948年后創作和發表的兒童音樂作品。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