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音樂學院是以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育和研究為特色的綜合性高等音樂學府,以培養(yǎng)從事民族音樂表演、創(chuàng)作、理論和科研工作的專門人才為主,同時也培養(yǎng)其他音樂專業(yè)和音樂教育人才。
中國音樂學院于1964年9月21日正式建院。學院的建立,直接源于周恩來總理的建議,在原中央音樂學院各民族音樂專業(yè)、北京市藝術學院音樂系和中國音樂研究所的基礎上,從全國選調了一批民族音樂專家共同組建。"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并入中央%27五七%27藝術大學音樂學院。198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重新恢復建制。學院目前設有音樂學、作曲、民族器樂、聲樂歌劇、鋼琴、指揮、音樂教育、藝術管理等八個系,另有研究部、社會科學部、成人教育部和附屬中等專科學校,形成了有研究生,本、專科教育和繼續(xù)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體制。學院現有在職正、副教授70人,正、副研究員11人,教學及科研力量雄厚,先后為國家培養(yǎng)了數以千計的畢業(yè)生,其中許多人已經成為知名學者、著名藝術家,并有相當數量的畢業(yè)生活躍在當今國內藝術舞臺上。學院還與亞洲、歐洲、美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活動,培養(yǎng)了相當數量的留學生并同一些國家的藝術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中國音樂學院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貫徹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精神,在進一步提高以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學、科研為主的教學質量及辦學水平的同時,積極拓展辦學途徑,適當擴大辦學規(guī)模,調整專業(yè)設置,深化教育和后勤體制改革,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效益,使中國音樂學院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一所不僅在民族音樂教學、科研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而且在整體教育水平上也達到國際一流的音樂院校。
我國著名音樂家安波出任中國音樂學院首任院長,著名音樂家馬可為副院長兼黨委副書記,后改任代院長、代黨委書記,此后李凌、杜利、厲聲、李西安、樊祖蔭、金鐵霖等同志先后出任該院院長。目前,戴嘉枋任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金鐵霖任院長;楊通八、朱卓建任副院長;寧先華任院黨委副書記。
學院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絲竹園
郵政編碼:100101
聯系電話:64874884(院辦)
中國音樂學院于1964年9月21日正式建院。學院的建立,直接源于周恩來總理的建議,在原中央音樂學院各民族音樂專業(yè)、北京市藝術學院音樂系和中國音樂研究所的基礎上,從全國選調了一批民族音樂專家共同組建。"文化大革命"期間被并入中央%27五七%27藝術大學音樂學院。1980年5月,經國務院批準重新恢復建制。學院目前設有音樂學、作曲、民族器樂、聲樂歌劇、鋼琴、指揮、音樂教育、藝術管理等八個系,另有研究部、社會科學部、成人教育部和附屬中等專科學校,形成了有研究生,本、專科教育和繼續(xù)教育等多層次、多形式的辦學體制。學院現有在職正、副教授70人,正、副研究員11人,教學及科研力量雄厚,先后為國家培養(yǎng)了數以千計的畢業(yè)生,其中許多人已經成為知名學者、著名藝術家,并有相當數量的畢業(yè)生活躍在當今國內藝術舞臺上。學院還與亞洲、歐洲、美洲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qū)開展友好往來和文化交流活動,培養(yǎng)了相當數量的留學生并同一些國家的藝術院校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
中國音樂學院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貫徹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的精神,在進一步提高以中國傳統(tǒng)音樂教學、科研為主的教學質量及辦學水平的同時,積極拓展辦學途徑,適當擴大辦學規(guī)模,調整專業(yè)設置,深化教育和后勤體制改革,改善辦學條件,提高辦學效益,使中國音樂學院在不遠的將來,成為一所不僅在民族音樂教學、科研方面處于國內領先地位,而且在整體教育水平上也達到國際一流的音樂院校。
我國著名音樂家安波出任中國音樂學院首任院長,著名音樂家馬可為副院長兼黨委副書記,后改任代院長、代黨委書記,此后李凌、杜利、厲聲、李西安、樊祖蔭、金鐵霖等同志先后出任該院院長。目前,戴嘉枋任中國音樂學院黨委書記;金鐵霖任院長;楊通八、朱卓建任副院長;寧先華任院黨委副書記。
學院地址:北京市朝陽區(qū)絲竹園
郵政編碼:100101
聯系電話:64874884(院辦)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