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著名指揮家、廈門愛樂樂團藝術總監鄭小瑛接受采訪時表示,“童子功”很重要,音樂教育要及早進行,且要區別對待。她“支招”說,孩子五六歲時,可以請音樂方面德專家考察一下孩子有沒有特別的音樂才能,如果有,就要想法子引導孩子喜歡音樂,哄著他用比較長的時間學習,因為音樂是技術性很強的藝術。如果沒有,就讓他“高高興興”學,每天彈半個小時一個小時琴,把它當作提升修養和和啟迪智力的良好方式,讓孩子享受音樂,而不要培養音樂的敵人。
對此,廈門音樂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吳火榮認為,廈門“音樂島”氛圍不錯:有一支很好的音樂教師隊伍,小學音樂老師乃至幼兒園很多音樂老師都是大專院校畢業的;各個少年宮以及學校都有自己的民樂團或綜合樂隊,廈門從1983年起開始舉辦學校音樂周,迄今已經辦了20多屆;鄭小瑛到廈門創辦愛樂樂團8年來,經常為青少年舉辦免費的講座音樂會,在節假日為市民和民工舉行露天音樂會。
濃厚的音樂氛圍和較高的市民素養,使得廈門的家長在音樂教育上比較理性。在廈門,很多孩子從娃娃起學音樂,據估計,長期學聲樂或者某樣樂器的孩子多達兩三萬人。家長們互相影響,少斥責,多鼓勵。孩子們互相切磋,培養興趣。
廈門經常舉辦青少年鋼琴比賽、音樂節等賽事和活動,給小孩子嶄露頭角提供了機會。吳火榮告訴記者,他一年擔任市級音樂賽事評委二三十次。“用積極的方式來促進音樂教育,化壓力為動力,更見成效。”另一方面,經常舉辦的音樂會也給了孩子們觀摩學習的機會。記者日前參加了一場小提琴獨奏音樂會,坐在觀眾席上靜靜聆聽莫扎特《A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等典雅旋律的,近五分之一是年輕的父母帶著孩子。而獨奏音樂會的主角,一個1980年出生的廈門男孩的成功,無疑給了臺下孩子很大的鼓勵。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廈門其樂融融的“親子”音樂教育。吳火榮告訴記者,在廈門,家長帶著孩子學音樂是普遍的方式,家長和孩子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孩子學習的同時,家長也在做筆記。孩子得到教育了,家長的音樂素質也提高了,能理解孩子學習音樂的甘苦,支持孩子以良好的心態參加各種活動。這方面,鼓浪嶼的“家庭音樂會”是個典范。每逢周末或節假日,夫妻、兄妹、父子、爺孫聯袂登臺,吹拉彈唱,充滿歡樂和諧的氛圍。(本文轉自神州樂器網樂壇風云版)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