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蘆絲文化藝術發展有著廣闊的市場前景
現在,葫蘆絲勢態的發展已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無論是葫蘆絲制作銷售還是葫蘆絲演奏技藝培訓,無論是葫蘆絲音樂光碟發行還是葫蘆絲文藝演出,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近年來,到處掀起了一般學習葫蘆絲的浪潮,國內、國外、各民族、各地區、城市、農村、機關團體、學校,到處都有葫蘆絲音樂在飄響。葫蘆絲培訓班到處開花,葫蘆絲文化藝術已遍地生根發芽。一些中小學開始開設葫蘆絲音樂課,云南省民族藝術學院已將葫蘆絲列為必考科目和必須過級的科目。葫蘆絲產品、葫蘆絲音樂光碟、葫蘆絲學習教程等葫蘆絲文化藝術產品走俏市場,走進大街小巷。葫蘆絲藝術的發展正在逐漸走向國際化,有著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①葫蘆絲成本低,售價低,購買葫蘆絲不受經濟能力限制;②葫蘆絲都用天然材料制作、外觀典雅、古樸,音色獨特優美、其獨特的音樂魅力深深震撼了人們的審美情感;③葫蘆絲的改良發展是按照國際統一的基礎音樂理論進行的,只要掌握了其演奏技巧,完全可以用葫蘆絲演奏各個國家格調和韻律不同的音樂。
葫蘆絲文化藝術的市場現狀
葫蘆絲的制作成本為15至30元之間,民間家庭作坊制作的葫蘆絲售價從100元到180元不等,“哏德全牌葫蘆絲”售價從150元到380不等。2004年文化普查明示,梁河勐養鎮有8個葫蘆絲家庭作坊,2004年共制作銷售葫蘆絲2100支,純經濟收入12萬元,哏德全的勐養葫蘆絲藝術工作室制作銷售葫蘆絲9800多支,純經濟收入118萬元。民間家庭作坊制作的葫蘆絲主要銷售在德宏州內和縣內各鄉(鎮)、各村寨。銷售方式為批發兼零售,也有批量訂貨生產后發往廣州、西雙版納、四川、湖南等地,單價按照制作的材料優劣在40元到180元之間不等。如勐養鎮芒蚌村戶養小組村民杜德光的家庭手工作坊,一年制作葫蘆絲在400-500支左右,單價最低40元,最高180元,銷往省內外,年收入大約在6萬元左右。 “哏德全葫蘆絲藝術工作室”的“哏德全牌”葫蘆絲主要銷往國內廣州、深圳、上海、北京、重慶、青海等各大城市,省內共有2個專賣點(圖23),5個直銷點,其銷售方式主要以批發和自行設點批發零售為主。2004年,梁河由私人舉辦葫蘆絲培訓班6個班,培訓學員370多人,經濟創收7000元(只利用晚上時間進行培訓)。
梁河葫蘆絲文化藝術的發展已初步形成文化產業雛形
梁河具有優勢條件發展葫蘆絲文化產業。①梁河有著強大的葫蘆絲制作和演奏隊伍;②葫蘆絲音樂呈現民間音樂與民族音樂的交融發展;③傣族傳統葫蘆絲文化與民族葫蘆絲藝術相互滲透;④葫蘆絲制作所需的原材料紫竹和葫蘆梁河以發展自給;⑤梁河有巨大名人效應無形資產支持。著名的葫蘆絲演奏家龔全國生長于梁河芒東鎮,名聲響譽世界的“葫蘆絲王子”哏德全生長于梁河勐養鎮。
梁河的葫蘆絲文化藝術的發展,已經初步融葫蘆絲原材料生產、葫蘆產品加工、葫蘆絲技藝培訓、以及葫蘆絲藝術活動展演等為一體,形成葫蘆文化產業鏈雛形。2003年,幫蓋村的馮紹興試驗種植葫蘆和紫竹獲得成功,而且,由于梁河氣候季節變化較小,干濕季分明,種植的葫蘆和紫竹制作成的葫蘆絲質量較好,變音性小。種植葫蘆絲原材料收入也超過種植糧食收入。2003年,馮紹興試種畝產量為5千至7千個,初加工后單價為1元/個,畝凈收入為4至6千元。若種植稻谷,每季每畝按增產收成600公斤計算,按2005年初糧食較好價1.40元/公斤計算,畝產收入為840元。
梁河縣地處云南橫斷山脈西南端,位于德宏州東北部。東北靠騰沖縣,東南隅連龍陵縣、隴川縣,西接盈江縣。梁河曾是“古絲綢之道”途徑路的一個重要隘口。梁河距省會昆明808公里,距州府芒市(經潞盈路)122公里,國土總面積1159平方公里,總人口15.85萬人。世居著傣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等多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5.19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2.77%。文物普查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石器”說明,梁河境內世居民族,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梁河就有百越(傣族先民)、百濮(佤族、德昂族先民)的部落群體居住。史載,元時境內為百夷(今傣族)、望蠻(今佤族)、俄昌(今阿昌族)所居。明代開始有漢族遷入,明末以后先后有景頗族、傈僳族遷入。梁河各民族交錯雜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除佤族語言失傳外,其它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傣族、景頗族、傈僳族有自己的文字。在社會歷史進程中,各民族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既交融發展又保持了獨特的民族個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
梁河各民族都有著豐富獨特的民間文學、民族傳統節日、民俗禮儀、音樂舞蹈、民間器樂等獨特的民族文化。而梁河的傣族樂器葫蘆絲以其獨特的音樂魅力、簡單古樸的外型構造以及其蘊涵的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倍受人們青睞。今天,梁河民間的葫蘆絲已從民俗樂器走向了民族樂器,從民間藝術走向了大眾藝術,從地方走向了世界,享有了較高的聲譽。葫蘆絲的神奇不僅表現為審美藝術價值,還有其神迷難測的身世。
梁河的傣族、阿昌族、德昂族都使用葫蘆絲,但在傣族聚居區的勐養、芒東兩鎮傳承得較廣泛。現在,葫蘆絲已被公認為是傣族樂器。葫蘆絲在梁河民間稱為“葫蘆簫”、“葫蘆笙”,名稱變化的原因說法不一,有說是解放初期,知識青年下鄉,將傣族不標準的漢語“簫”誤聽為絲而得名,有說是為了區別于哈尼族的“蘆笙”,又區別于“簫”(簫無簧),故文藝工作者將它定名為“葫蘆絲”。傳說以前者居多。“葫蘆絲”的傣語名稱為“篳朗道”,“朗道”為葫蘆的傣語名, “篳”為傣語對吹管樂器的總稱。德昂語稱“篳格寶”,阿昌語稱“拍勒翁”。葫蘆絲由氣斗(葫蘆),一至三根音管(紫竹或黃竹)和簧片(銅制)組成,把一至三根(多為三根)帶簧片的竹管從上面(帶金屬簧片的部分)排插于葫蘆底端。
葫蘆絲的起源是一個難解的迷語,沒有史料記載。梁河的老人們說“葫蘆絲在梁河世世代代被傳承著,特別在傣族地區,男青年人人能吹葫蘆絲”。勐養鎮棒良村的金常玉(生于1921年)老人說“我記事起,祖輩人就會制作和吹奏葫蘆絲,制作的葫蘆絲常拿到市場上去銷售,還曾銷往潞西、芒市、 隴川、瑞麗、緬甸等地”。李思聰、錢古訓著的《百夷傳》反映了梁河百夷(今傣族)地區的政治、經濟、習俗。其中“地多平川沃土,民一甸率有數十千戶,眾置貿易所,謂之街”。說明了梁河較早就有趕集市,進行商品交易的歷史。葫蘆絲在傣族民間廣泛傳承并在阿昌族、德昂族居住區也有部分人使用,跟集市貿易的形成密不可分。
關于葫蘆絲的起源已無證可考,僅能從民間流傳的故事傳說中追尋蹤影。葫蘆絲起源的故事傳說在梁河的傣族和德昂族民間流傳著兩種不同的說法,盡管其民族文化和流傳的情節、內容并不相同,但兩種傳說主題思想卻基本相同,都是贊美真摯的愛情,因此確定了“葫蘆絲”在民間的社會功能――傳情功能。
究竟是葫蘆絲的產生衍生了凄美的愛情故事傳說,還是凄美的愛情故事促就了葫蘆絲的誕生,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沒有前提條件就沒有答案,這就是葫蘆絲的神秘身世。但是能確定,在很久很久以前葫蘆絲就是梁河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在傣族地區的關于葫蘆絲起源的故事傳說和在德昂族地區流傳的關于葫蘆絲起源的故事傳說都充分表現了各自不同的民族特性,具有民族探究價值;敘述線條清晰、流暢、情節起伏,具有文學價值;主題思想明確,表現了人們對純真、執著的愛情的向往和追求,具有社會教育意義。
現在,葫蘆絲勢態的發展已呈現生機勃勃的景象,無論是葫蘆絲制作銷售還是葫蘆絲演奏技藝培訓,無論是葫蘆絲音樂光碟發行還是葫蘆絲文藝演出,都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發展勢頭。近年來,到處掀起了一般學習葫蘆絲的浪潮,國內、國外、各民族、各地區、城市、農村、機關團體、學校,到處都有葫蘆絲音樂在飄響。葫蘆絲培訓班到處開花,葫蘆絲文化藝術已遍地生根發芽。一些中小學開始開設葫蘆絲音樂課,云南省民族藝術學院已將葫蘆絲列為必考科目和必須過級的科目。葫蘆絲產品、葫蘆絲音樂光碟、葫蘆絲學習教程等葫蘆絲文化藝術產品走俏市場,走進大街小巷。葫蘆絲藝術的發展正在逐漸走向國際化,有著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①葫蘆絲成本低,售價低,購買葫蘆絲不受經濟能力限制;②葫蘆絲都用天然材料制作、外觀典雅、古樸,音色獨特優美、其獨特的音樂魅力深深震撼了人們的審美情感;③葫蘆絲的改良發展是按照國際統一的基礎音樂理論進行的,只要掌握了其演奏技巧,完全可以用葫蘆絲演奏各個國家格調和韻律不同的音樂。
葫蘆絲文化藝術的市場現狀
葫蘆絲的制作成本為15至30元之間,民間家庭作坊制作的葫蘆絲售價從100元到180元不等,“哏德全牌葫蘆絲”售價從150元到380不等。2004年文化普查明示,梁河勐養鎮有8個葫蘆絲家庭作坊,2004年共制作銷售葫蘆絲2100支,純經濟收入12萬元,哏德全的勐養葫蘆絲藝術工作室制作銷售葫蘆絲9800多支,純經濟收入118萬元。民間家庭作坊制作的葫蘆絲主要銷售在德宏州內和縣內各鄉(鎮)、各村寨。銷售方式為批發兼零售,也有批量訂貨生產后發往廣州、西雙版納、四川、湖南等地,單價按照制作的材料優劣在40元到180元之間不等。如勐養鎮芒蚌村戶養小組村民杜德光的家庭手工作坊,一年制作葫蘆絲在400-500支左右,單價最低40元,最高180元,銷往省內外,年收入大約在6萬元左右。 “哏德全葫蘆絲藝術工作室”的“哏德全牌”葫蘆絲主要銷往國內廣州、深圳、上海、北京、重慶、青海等各大城市,省內共有2個專賣點(圖23),5個直銷點,其銷售方式主要以批發和自行設點批發零售為主。2004年,梁河由私人舉辦葫蘆絲培訓班6個班,培訓學員370多人,經濟創收7000元(只利用晚上時間進行培訓)。
梁河葫蘆絲文化藝術的發展已初步形成文化產業雛形
梁河具有優勢條件發展葫蘆絲文化產業。①梁河有著強大的葫蘆絲制作和演奏隊伍;②葫蘆絲音樂呈現民間音樂與民族音樂的交融發展;③傣族傳統葫蘆絲文化與民族葫蘆絲藝術相互滲透;④葫蘆絲制作所需的原材料紫竹和葫蘆梁河以發展自給;⑤梁河有巨大名人效應無形資產支持。著名的葫蘆絲演奏家龔全國生長于梁河芒東鎮,名聲響譽世界的“葫蘆絲王子”哏德全生長于梁河勐養鎮。
梁河的葫蘆絲文化藝術的發展,已經初步融葫蘆絲原材料生產、葫蘆產品加工、葫蘆絲技藝培訓、以及葫蘆絲藝術活動展演等為一體,形成葫蘆文化產業鏈雛形。2003年,幫蓋村的馮紹興試驗種植葫蘆和紫竹獲得成功,而且,由于梁河氣候季節變化較小,干濕季分明,種植的葫蘆和紫竹制作成的葫蘆絲質量較好,變音性小。種植葫蘆絲原材料收入也超過種植糧食收入。2003年,馮紹興試種畝產量為5千至7千個,初加工后單價為1元/個,畝凈收入為4至6千元。若種植稻谷,每季每畝按增產收成600公斤計算,按2005年初糧食較好價1.40元/公斤計算,畝產收入為840元。
梁河縣地處云南橫斷山脈西南端,位于德宏州東北部。東北靠騰沖縣,東南隅連龍陵縣、隴川縣,西接盈江縣。梁河曾是“古絲綢之道”途徑路的一個重要隘口。梁河距省會昆明808公里,距州府芒市(經潞盈路)122公里,國土總面積1159平方公里,總人口15.85萬人。世居著傣族、阿昌族、佤族、德昂族等多種民族。少數民族人口5.19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32.77%。文物普查中發現的“新石器時代的石器”說明,梁河境內世居民族,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時代,梁河就有百越(傣族先民)、百濮(佤族、德昂族先民)的部落群體居住。史載,元時境內為百夷(今傣族)、望蠻(今佤族)、俄昌(今阿昌族)所居。明代開始有漢族遷入,明末以后先后有景頗族、傈僳族遷入。梁河各民族交錯雜居,形成大分散、小聚居。除佤族語言失傳外,其它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語言,傣族、景頗族、傈僳族有自己的文字。在社會歷史進程中,各民族創造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各民族文化既交融發展又保持了獨特的民族個性,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和宗教信仰等。
梁河各民族都有著豐富獨特的民間文學、民族傳統節日、民俗禮儀、音樂舞蹈、民間器樂等獨特的民族文化。而梁河的傣族樂器葫蘆絲以其獨特的音樂魅力、簡單古樸的外型構造以及其蘊涵的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文化倍受人們青睞。今天,梁河民間的葫蘆絲已從民俗樂器走向了民族樂器,從民間藝術走向了大眾藝術,從地方走向了世界,享有了較高的聲譽。葫蘆絲的神奇不僅表現為審美藝術價值,還有其神迷難測的身世。
梁河的傣族、阿昌族、德昂族都使用葫蘆絲,但在傣族聚居區的勐養、芒東兩鎮傳承得較廣泛。現在,葫蘆絲已被公認為是傣族樂器。葫蘆絲在梁河民間稱為“葫蘆簫”、“葫蘆笙”,名稱變化的原因說法不一,有說是解放初期,知識青年下鄉,將傣族不標準的漢語“簫”誤聽為絲而得名,有說是為了區別于哈尼族的“蘆笙”,又區別于“簫”(簫無簧),故文藝工作者將它定名為“葫蘆絲”。傳說以前者居多。“葫蘆絲”的傣語名稱為“篳朗道”,“朗道”為葫蘆的傣語名, “篳”為傣語對吹管樂器的總稱。德昂語稱“篳格寶”,阿昌語稱“拍勒翁”。葫蘆絲由氣斗(葫蘆),一至三根音管(紫竹或黃竹)和簧片(銅制)組成,把一至三根(多為三根)帶簧片的竹管從上面(帶金屬簧片的部分)排插于葫蘆底端。
葫蘆絲的起源是一個難解的迷語,沒有史料記載。梁河的老人們說“葫蘆絲在梁河世世代代被傳承著,特別在傣族地區,男青年人人能吹葫蘆絲”。勐養鎮棒良村的金常玉(生于1921年)老人說“我記事起,祖輩人就會制作和吹奏葫蘆絲,制作的葫蘆絲常拿到市場上去銷售,還曾銷往潞西、芒市、 隴川、瑞麗、緬甸等地”。李思聰、錢古訓著的《百夷傳》反映了梁河百夷(今傣族)地區的政治、經濟、習俗。其中“地多平川沃土,民一甸率有數十千戶,眾置貿易所,謂之街”。說明了梁河較早就有趕集市,進行商品交易的歷史。葫蘆絲在傣族民間廣泛傳承并在阿昌族、德昂族居住區也有部分人使用,跟集市貿易的形成密不可分。
關于葫蘆絲的起源已無證可考,僅能從民間流傳的故事傳說中追尋蹤影。葫蘆絲起源的故事傳說在梁河的傣族和德昂族民間流傳著兩種不同的說法,盡管其民族文化和流傳的情節、內容并不相同,但兩種傳說主題思想卻基本相同,都是贊美真摯的愛情,因此確定了“葫蘆絲”在民間的社會功能――傳情功能。
究竟是葫蘆絲的產生衍生了凄美的愛情故事傳說,還是凄美的愛情故事促就了葫蘆絲的誕生,這是一個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沒有前提條件就沒有答案,這就是葫蘆絲的神秘身世。但是能確定,在很久很久以前葫蘆絲就是梁河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在傣族地區的關于葫蘆絲起源的故事傳說和在德昂族地區流傳的關于葫蘆絲起源的故事傳說都充分表現了各自不同的民族特性,具有民族探究價值;敘述線條清晰、流暢、情節起伏,具有文學價值;主題思想明確,表現了人們對純真、執著的愛情的向往和追求,具有社會教育意義。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