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國家大劇院水下長廊展廳展出了“首屆中國國際提琴制作比賽”獲獎作品、中國制琴師歷屆比賽獲獎作品和世界頂級名琴。
提琴制作分為工業化生產提琴和藝術提琴。世界著名制琴大師鄭荃說:“如果說藝術提琴是一幅精美的書法作品,工業化提琴則更像是書法印刷品,起到普及的作用。”
國際提琴制作大師華天i解釋說:“工業化提琴也稱普及琴,是指用工業流水線方式批量生產的提琴。而藝術提琴則是指,一把提琴由選木料開始直至完成,都由提琴制作家手工完成。這種提琴具有明顯的個人作品特性,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和價值。”
2008年,中國工業化提琴出口數量125.73萬支,出口金額5007.19萬美元,同比增10.55%。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總產量、出口量略有下降,而今年以來,企業訂單量回升到2008年的發展趨勢。“中國生產的普及琴現已占世界市場的80%。”鄭荃說。
● 工業化基地完善產業鏈
自去年9月以來,北京市平谷區和江蘇省泰州市溪橋鎮先后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提琴產業基地”和“中國提琴產業之都”稱號。從原料加工、各部件制作,到包裝生產,再到提琴教育及相關社會投入,兩地逐步建成中國最大的提琴產業基地。
得益于豐富的原材料和優質的人力資源,中國工業化提琴以質美價廉受到世界市場的青睞。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北京市平谷區提琴產銷量占世界提琴市場的1/3,提琴生產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在其產業核心區東高村鎮,每三人中就有一人與提琴有關。
技術創新是提琴生產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北京華東樂器公司負責人耿占華說:“我們每年都會拿出一筆資金作為職工的培訓費用,每個月還會舉行提琴工序比賽,獎勵獲勝的職工。”2009年,提琴行業公布專利數量58項,同比增100%,其中發明專利占了16項。
● 藝術提琴受世界矚目
如果說工業化提琴的發展體現中國的制造水平,藝術提琴取得的成績則更能體現提琴文化在中國的發展。
“國際提琴演奏家開始到中國買琴。”鄭荃說,經過幾代中國制琴師的努力,中國藝術提琴已經達到世界頂級水平,“世界重要提琴制作比賽中,20%-40%的獎牌都是中國人拿的。”
這源于中國提琴制作人才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自1988年起,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重點音樂院校開設提琴制作課程,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這在世界范圍內是首創的。”鄭荃說,“提琴制作是藝術性和科學性的結合。提琴制作發源于歐洲,與繪畫、建筑、音樂等其他各門藝術有著緊密的聯系。除一定的藝術修養,制琴的人還要能掌握物理、化學等相關知識。”與國內各科研院所建立的合作關系、依托音樂學院,這成為中國藝術制琴得天獨厚的優勢。
作為今年5月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提琴制作比賽評委會主席,鄭荃坦言:“我們希望能普及更多的提琴制作的知識,在交流和汲取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中國風格,進一步提升中國提琴的世界影響力。”
● 創品牌奏出產業新曲
雖然中國提琴制造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由于缺乏理論研究和創新,中國工業化提琴多處在中低檔水平,難以得到專業提琴演奏者的青睞。樹立一個世界認可的品牌,成為中國提琴制造的必然選擇。
對此,華東樂器公司董事長劉云東深有體會:“公司創建之初,我們沒有自己的品牌,產品出口所用的商標均為客商提供,這導致很多業內人士不知道我們的存在。直到華蘊品牌的成立,才漸漸站穩了腳跟。”
為此,各樂器公司加大中高檔提琴的研發和生產,提高提琴產品附加值,加大社會公益投入,樹立良好形象。上海世博會期間,全球最大的提琴制造商――江蘇鳳靈集團被邀請為國內唯一的提琴企業參展中國元素“樂坊”區,通過聘請樂器演奏名家和提琴制作大師,展示提琴制作藝術的魅力和制作技藝。
提琴制作分為工業化生產提琴和藝術提琴。世界著名制琴大師鄭荃說:“如果說藝術提琴是一幅精美的書法作品,工業化提琴則更像是書法印刷品,起到普及的作用。”
國際提琴制作大師華天i解釋說:“工業化提琴也稱普及琴,是指用工業流水線方式批量生產的提琴。而藝術提琴則是指,一把提琴由選木料開始直至完成,都由提琴制作家手工完成。這種提琴具有明顯的個人作品特性,具有較高的藝術品位和價值。”
2008年,中國工業化提琴出口數量125.73萬支,出口金額5007.19萬美元,同比增10.55%。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9年總產量、出口量略有下降,而今年以來,企業訂單量回升到2008年的發展趨勢。“中國生產的普及琴現已占世界市場的80%。”鄭荃說。
● 工業化基地完善產業鏈
自去年9月以來,北京市平谷區和江蘇省泰州市溪橋鎮先后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授予“中國提琴產業基地”和“中國提琴產業之都”稱號。從原料加工、各部件制作,到包裝生產,再到提琴教育及相關社會投入,兩地逐步建成中國最大的提琴產業基地。
得益于豐富的原材料和優質的人力資源,中國工業化提琴以質美價廉受到世界市場的青睞。自上個世紀80年代開始,經過20多年的快速發展,北京市平谷區提琴產銷量占世界提琴市場的1/3,提琴生產已成為當地的支柱產業。在其產業核心區東高村鎮,每三人中就有一人與提琴有關。
技術創新是提琴生產企業競爭力的核心。北京華東樂器公司負責人耿占華說:“我們每年都會拿出一筆資金作為職工的培訓費用,每個月還會舉行提琴工序比賽,獎勵獲勝的職工。”2009年,提琴行業公布專利數量58項,同比增100%,其中發明專利占了16項。
● 藝術提琴受世界矚目
如果說工業化提琴的發展體現中國的制造水平,藝術提琴取得的成績則更能體現提琴文化在中國的發展。
“國際提琴演奏家開始到中國買琴。”鄭荃說,經過幾代中國制琴師的努力,中國藝術提琴已經達到世界頂級水平,“世界重要提琴制作比賽中,20%-40%的獎牌都是中國人拿的。”
這源于中國提琴制作人才體系的建立和完善。自1988年起,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等重點音樂院校開設提琴制作課程,培養了大批專業人才。“這在世界范圍內是首創的。”鄭荃說,“提琴制作是藝術性和科學性的結合。提琴制作發源于歐洲,與繪畫、建筑、音樂等其他各門藝術有著緊密的聯系。除一定的藝術修養,制琴的人還要能掌握物理、化學等相關知識。”與國內各科研院所建立的合作關系、依托音樂學院,這成為中國藝術制琴得天獨厚的優勢。
作為今年5月舉行的首屆中國國際提琴制作比賽評委會主席,鄭荃坦言:“我們希望能普及更多的提琴制作的知識,在交流和汲取優秀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中國風格,進一步提升中國提琴的世界影響力。”
● 創品牌奏出產業新曲
雖然中國提琴制造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由于缺乏理論研究和創新,中國工業化提琴多處在中低檔水平,難以得到專業提琴演奏者的青睞。樹立一個世界認可的品牌,成為中國提琴制造的必然選擇。
對此,華東樂器公司董事長劉云東深有體會:“公司創建之初,我們沒有自己的品牌,產品出口所用的商標均為客商提供,這導致很多業內人士不知道我們的存在。直到華蘊品牌的成立,才漸漸站穩了腳跟。”
為此,各樂器公司加大中高檔提琴的研發和生產,提高提琴產品附加值,加大社會公益投入,樹立良好形象。上海世博會期間,全球最大的提琴制造商――江蘇鳳靈集團被邀請為國內唯一的提琴企業參展中國元素“樂坊”區,通過聘請樂器演奏名家和提琴制作大師,展示提琴制作藝術的魅力和制作技藝。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