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不了幕的演出,落不了幕的藝術節”,這是記者十幾天采訪第八屆中國藝術節最深刻的印象。
走過20年華彩歲月的中國藝術節通過展示藝術精品、評比政府獎項、吸引群眾參與,不斷引領中國藝術前進的潮流。11月5日至20日在湖北省舉行的八藝節,精彩迭出,15天的視聽盛宴帶給人們充分的審美享受,也折射出中國藝術發展新的走向。
“專家戲”少了,“大眾戲”多了
54臺劇目角逐“文華獎”,22臺優秀劇目參演同賀,11臺海外劇目共襄盛舉,32項各類藝術展目不暇接,500多件作品決賽“群星獎”,八藝節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富均創下歷屆中國藝術節之最,而每一場精彩的演出謝幕之難也常常出乎意料。
雜技劇《西游記》演出期間,掌聲、喝彩聲不絕于耳,在17日、18日連演兩場后,又應觀眾要求于19日加演一場;7日晚,法國合唱團謝幕時,觀眾掌聲經久不息,只好加演一曲《白毛女》;9日晚,羅伯特 威爾斯搖滾鋼琴演出謝幕花了30多分鐘,觀眾獻的鮮花在舞臺前沿排了一整排;13日晚,話劇《全家福》演出結束后,觀眾掌聲一浪高過一浪,帶病出演的著名演員馮遠征兩次謝幕表示感謝。
最讓人想不到的是,一些地方戲也出現謝幕難的現象。湖南花鼓戲《走進陽光》、柳子劇《風雨帝王家》、桂劇《大儒還鄉》、歌仔戲《邵江海》、楚劇《三月茶香》等,謝幕時觀眾掌聲均超過20分鐘。
“曲高和不寡,曲終人不散”,武漢大學藝術系主任彭萬榮教授說,“謝幕難說明觀眾還浸在戲里,充分表現了藝術作品的感染力。”他認為,長期以來文藝領域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現象,一些作品迎合專家的口味,卻得不到觀眾的掌聲,而從八藝節劇目反響效果看,這一現象正在發生較大的轉變,這表明舞臺離觀眾越來越近。
“貢品戲”少了,“市場戲”多了
1999年,北京大學學報發表的《新時期戲曲文學創作的成就與缺失》一文,尖銳地指出,“新時期戲曲文學存在缺失:部分作者仍熱衷于搭乘政治快車,簡單配合現實;用民族性取代世界性,缺乏走向世界的自覺意識;抄襲導致少數作品雷同,趨同導致對作家藝術個性的遮蔽。”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鄭傳寅教授。他曾多次在全國性藝術評 獎項目中擔任評委,對少數“貢品”式的“政績戲”深惡痛絕。
近日在家門口目睹了八藝節的盛況,觀摩了多場演出之后,鄭教授在接受采訪時由衷贊嘆:“文藝迎來了又一個春天!”從八藝節參評參演劇目看,“政績戲”明顯少了,“市場戲”明顯多了,演藝單位“找市長的少了,找市場的多了”。
八藝節于20日閉幕,但不少演職人員已經踏上了巡演的路途。鄭州歌舞劇院大部分演職員已遠赴韓國,他們的《風中少林》登臺兩年多,演出百余場,創收1000多萬元,還將到美國巡演。湖北藝術職業學院的《家住長江邊》公演80多場收入超過500萬元。
“傳統戲”少了,“現代戲”多了
與往屆藝術節相比,八藝節一大亮點是反映現實的作品更多,且更具感染力。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用現代意識演繹“紅色經典”,有的觀眾看完后就能模仿聲腔;話劇《馬蹄聲碎》《我在天堂等你》,從人性角度詮釋革命情懷,很多觀眾抹著眼淚走出劇場;湖南花鼓戲《走近陽光》豐富多彩的舞臺表現方式成功地做到了傳統與時尚統一,受到年輕觀眾的青睞。
高科技含量的舞臺表現形式是八藝節的另一亮點。《大儒還鄉》布景的流動性和縱深感令人叫絕;《走進陽光》借鑒了電影中常見的蒙太奇手法和電視連續劇結構模式。
國家一級編劇、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曾學文說,現實生活是一條生生不息的大河,藝術作品應是這條河水中美麗的浪花,離開了現實生活,藝術就會干涸枯萎,因此,我們要不斷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做到與時俱進。
走過20年華彩歲月的中國藝術節通過展示藝術精品、評比政府獎項、吸引群眾參與,不斷引領中國藝術前進的潮流。11月5日至20日在湖北省舉行的八藝節,精彩迭出,15天的視聽盛宴帶給人們充分的審美享受,也折射出中國藝術發展新的走向。
“專家戲”少了,“大眾戲”多了
54臺劇目角逐“文華獎”,22臺優秀劇目參演同賀,11臺海外劇目共襄盛舉,32項各類藝術展目不暇接,500多件作品決賽“群星獎”,八藝節規模之大、內容之豐富均創下歷屆中國藝術節之最,而每一場精彩的演出謝幕之難也常常出乎意料。
雜技劇《西游記》演出期間,掌聲、喝彩聲不絕于耳,在17日、18日連演兩場后,又應觀眾要求于19日加演一場;7日晚,法國合唱團謝幕時,觀眾掌聲經久不息,只好加演一曲《白毛女》;9日晚,羅伯特 威爾斯搖滾鋼琴演出謝幕花了30多分鐘,觀眾獻的鮮花在舞臺前沿排了一整排;13日晚,話劇《全家福》演出結束后,觀眾掌聲一浪高過一浪,帶病出演的著名演員馮遠征兩次謝幕表示感謝。
最讓人想不到的是,一些地方戲也出現謝幕難的現象。湖南花鼓戲《走進陽光》、柳子劇《風雨帝王家》、桂劇《大儒還鄉》、歌仔戲《邵江海》、楚劇《三月茶香》等,謝幕時觀眾掌聲均超過20分鐘。
“曲高和不寡,曲終人不散”,武漢大學藝術系主任彭萬榮教授說,“謝幕難說明觀眾還浸在戲里,充分表現了藝術作品的感染力。”他認為,長期以來文藝領域存在“叫好不叫座”的現象,一些作品迎合專家的口味,卻得不到觀眾的掌聲,而從八藝節劇目反響效果看,這一現象正在發生較大的轉變,這表明舞臺離觀眾越來越近。
“貢品戲”少了,“市場戲”多了
1999年,北京大學學報發表的《新時期戲曲文學創作的成就與缺失》一文,尖銳地指出,“新時期戲曲文學存在缺失:部分作者仍熱衷于搭乘政治快車,簡單配合現實;用民族性取代世界性,缺乏走向世界的自覺意識;抄襲導致少數作品雷同,趨同導致對作家藝術個性的遮蔽。”
這篇文章的作者是中國戲曲學會副會長、武漢大學博士生導師鄭傳寅教授。他曾多次在全國性藝術評 獎項目中擔任評委,對少數“貢品”式的“政績戲”深惡痛絕。
近日在家門口目睹了八藝節的盛況,觀摩了多場演出之后,鄭教授在接受采訪時由衷贊嘆:“文藝迎來了又一個春天!”從八藝節參評參演劇目看,“政績戲”明顯少了,“市場戲”明顯多了,演藝單位“找市長的少了,找市場的多了”。
八藝節于20日閉幕,但不少演職人員已經踏上了巡演的路途。鄭州歌舞劇院大部分演職員已遠赴韓國,他們的《風中少林》登臺兩年多,演出百余場,創收1000多萬元,還將到美國巡演。湖北藝術職業學院的《家住長江邊》公演80多場收入超過500萬元。
“傳統戲”少了,“現代戲”多了
與往屆藝術節相比,八藝節一大亮點是反映現實的作品更多,且更具感染力。歌劇《野火春風斗古城》,用現代意識演繹“紅色經典”,有的觀眾看完后就能模仿聲腔;話劇《馬蹄聲碎》《我在天堂等你》,從人性角度詮釋革命情懷,很多觀眾抹著眼淚走出劇場;湖南花鼓戲《走近陽光》豐富多彩的舞臺表現方式成功地做到了傳統與時尚統一,受到年輕觀眾的青睞。
高科技含量的舞臺表現形式是八藝節的另一亮點。《大儒還鄉》布景的流動性和縱深感令人叫絕;《走進陽光》借鑒了電影中常見的蒙太奇手法和電視連續劇結構模式。
國家一級編劇、廈門市臺灣藝術研究所研究員曾學文說,現實生活是一條生生不息的大河,藝術作品應是這條河水中美麗的浪花,離開了現實生活,藝術就會干涸枯萎,因此,我們要不斷從現實生活中汲取營養,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做到與時俱進。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