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在全新的2008年里,似乎每個人都在踮起腳尖展望。國家大劇院的第一個國際演出季正在“百花盛開”;來自遙遠俄羅斯的神秘高音Vitas還要再訪成都;百老匯的世紀經典《貓》和《音樂之聲》也將先后登上蓉城舞臺……在今年第一期《留聲機》里,讓我們來看看:在新年的春天里,還會有哪些美麗的音樂和歌聲來到我們身邊?愿所有熱愛音樂的人們盡享欣賞之樂!
音樂劇似乎是2008年春天成都演出市場的一大亮點,2月24日到3月1日,“音樂劇之父”韋伯最經典的作品《貓》將在成都隆重上演,從消息傳出至今,讓無數期待親睹世界頂級音樂劇的人們翹首盼望。近日更傳出新訊:今年4月1日~4月6日,又一部美國著名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將在錦城藝術宮拉開中國巡演的首場。
故事 好萊塢電影感動幾代人
說起“音樂之聲”這四個字,可能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那部1965年的經典好萊塢電影《音樂之聲》,該片獲得第38屆奧斯卡(奧斯卡吧)最佳影片獎。影片講述了一個浪漫的故事:1938年,在奧地利的薩爾茲堡,年輕活潑的瑪麗亞來到退役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照顧他失去了母親的七個孩子,純潔善良的瑪麗亞,不僅用歌聲給孩子們帶來無盡快樂,也打動了外表冷漠的上校的心。可就在他們剛剛度完蜜月時,一家人的安靜生活隨著納粹占領奧地利而破碎……
該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馮?特拉普夫人因病去世后,七個孩子們換了無數個看護,直到瑪麗亞被派到馮?特拉普家。與電影里不同的是,在瑪麗亞到來之前,上校就一直鼓勵孩子們演唱和演奏音樂。瑪麗亞來了之后,她更有條理地教習孩子們演唱各種不同風格的歌曲。1932年,奧地利銀行的倒閉使得馮?特拉普一家失去了積蓄,這時候上校已經和瑪麗亞結婚,并且又添了兩個孩子。為了撫養九個孩子,他們只得去外面演唱。作為家長,上校在每場演出前都最先上臺介紹他的妻子和孩子們,然后大家上場演出幾首歌曲,最后上校再次上臺和大家一起謝幕。
這樣的生活在1938年因希特勒占領奧地利而終止。馮?特拉普一家反復考慮后,決定離開奧地利,最后到了美國。從此之后的十八年間,他們全家一直在各地舉行巡回演出。在一次表演中,因為少了件樂器,在等待拿樂器的時候,為了不冷場,瑪麗亞給觀眾講述了馮?特拉普一家的故事。音樂會結束后,便有人到后臺建議瑪麗亞應該把這個精彩的故事寫成書,1949年《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出版了,由此開始了之后的一系列改編,直到那部經典電影的誕生。
至今,《音樂之聲》仍在美國所有的音樂電影中票房排名最高,并且緊隨《飄》(飄吧)之后,被評為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部電影。甚至曾有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因此而創造:一位77歲的威爾士老奶奶看了940遍《音樂之聲》!
音樂 由美國音樂劇泰斗操刀
然而,首次用藝術語言講述這個美麗故事的,并不是電影,而是首演于1959年的音樂劇《音樂之聲》。作者是美國音樂劇泰斗理查德?羅杰斯和奧斯卡?小漢默斯坦(后者也是奧地利人后裔)。他們大膽地判斷:馮?特拉普一家唱的奧地利民歌與他們的風格不合,于是他們重寫了音樂劇中的所有歌曲,包括瑯瑯上口的《哆來咪》、幽默風趣的《孤獨的牧羊人》,而那首簡單卻飽含深情的《雪融花》則是漢默斯坦所作的最后一首歌,歌里流露出對祖國的熱愛,也可以說是他最后的心聲。
這部音樂劇中出現了多首后來被廣為傳唱的經典歌曲,《音樂之聲》是劇中出現的第一首歌,是揮舞手臂歌唱自然和音樂的歌曲;《哆來咪》是瑪麗亞給孩子們的上第一堂音樂課,也是她試圖接近孩子們的結果,所以作者將它處理得單純、清晰、明快;《我最喜愛的東西》是一連串的最惹人欣喜的事物,歌曲帶有一點民歌的風味;而歌舞《孤獨的牧羊人》和音樂《漣恩德拉》則都是由奧地利阿爾卑斯山中景色引發的靈感;《翻越每一座山脈》是為了給剛剛離開修道院的瑪麗亞鼓氣,這首歌在后來也成為馮?特拉普全家人翻過阿爾卑斯山,遠離納粹陰影時的背景音樂。
1959年11月16日,《音樂之聲》在紐約百老匯的魯特?方丹劇院公演,擔任女主角的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女演員瑪麗?馬丁,雖然公演之前票房就已很火爆,但首演時觀眾們對馮?特拉普一家的熱情有增無減。《音樂之聲》在百老匯一共演出1443場,贏得了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六個托尼獎(托尼獎相當于百老匯的奧斯卡),他們灌制的錄音也售出了三百多萬張。從那一天開始,《音樂之聲》成為百老匯歷史上又一部傳奇經典。2004年,在這部音樂劇首演45周年時,《音樂之聲》來到中國,在北京、上海和沈陽等城市演出,所到之處皆大受歡迎。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在全新的2008年里,似乎每個人都在踮起腳尖展望。國家大劇院的第一個國際演出季正在“百花盛開”;來自遙遠俄羅斯的神秘高音Vitas還要再訪成都;百老匯的世紀經典《貓》和《音樂之聲》也將先后登上蓉城舞臺……在今年第一期《留聲機》里,讓我們來看看:在新年的春天里,還會有哪些美麗的音樂和歌聲來到我們身邊?愿所有熱愛音樂的人們盡享欣賞之樂!
音樂劇似乎是2008年春天成都演出市場的一大亮點,2月24日到3月1日,“音樂劇之父”韋伯最經典的作品《貓》將在成都隆重上演,從消息傳出至今,讓無數期待親睹世界頂級音樂劇的人們翹首盼望。近日更傳出新訊:今年4月1日~4月6日,又一部美國著名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將在錦城藝術宮拉開中國巡演的首場。
故事 好萊塢電影感動幾代人
說起“音樂之聲”這四個字,可能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那部1965年的經典好萊塢電影《音樂之聲》,該片獲得第38屆奧斯卡(奧斯卡吧)最佳影片獎。影片講述了一個浪漫的故事:1938年,在奧地利的薩爾茲堡,年輕活潑的瑪麗亞來到退役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照顧他失去了母親的七個孩子,純潔善良的瑪麗亞,不僅用歌聲給孩子們帶來無盡快樂,也打動了外表冷漠的上校的心??删驮谒麄儎倓偠韧昝墼聲r,一家人的安靜生活隨著納粹占領奧地利而破碎……
該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馮?特拉普夫人因病去世后,七個孩子們換了無數個看護,直到瑪麗亞被派到馮?特拉普家。與電影里不同的是,在瑪麗亞到來之前,上校就一直鼓勵孩子們演唱和演奏音樂?,旣悂唩砹酥螅袟l理地教習孩子們演唱各種不同風格的歌曲。1932年,奧地利銀行的倒閉使得馮?特拉普一家失去了積蓄,這時候上校已經和瑪麗亞結婚,并且又添了兩個孩子。為了撫養九個孩子,他們只得去外面演唱。作為家長,上校在每場演出前都最先上臺介紹他的妻子和孩子們,然后大家上場演出幾首歌曲,最后上校再次上臺和大家一起謝幕。
這樣的生活在1938年因希特勒占領奧地利而終止。馮?特拉普一家反復考慮后,決定離開奧地利,最后到了美國。從此之后的十八年間,他們全家一直在各地舉行巡回演出。在一次表演中,因為少了件樂器,在等待拿樂器的時候,為了不冷場,瑪麗亞給觀眾講述了馮?特拉普一家的故事。音樂會結束后,便有人到后臺建議瑪麗亞應該把這個精彩的故事寫成書,1949年《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出版了,由此開始了之后的一系列改編,直到那部經典電影的誕生。
至今,《音樂之聲》仍在美國所有的音樂電影中票房排名最高,并且緊隨《飄》(飄吧)之后,被評為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部電影。甚至曾有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因此而創造:一位77歲的威爾士老奶奶看了940遍《音樂之聲》!
音樂 由美國音樂劇泰斗操刀
然而,首次用藝術語言講述這個美麗故事的,并不是電影,而是首演于1959年的音樂劇《音樂之聲》。作者是美國音樂劇泰斗理查德?羅杰斯和奧斯卡?小漢默斯坦(后者也是奧地利人后裔)。他們大膽地判斷:馮?特拉普一家唱的奧地利民歌與他們的風格不合,于是他們重寫了音樂劇中的所有歌曲,包括瑯瑯上口的《哆來咪》、幽默風趣的《孤獨的牧羊人》,而那首簡單卻飽含深情的《雪融花》則是漢默斯坦所作的最后一首歌,歌里流露出對祖國的熱愛,也可以說是他最后的心聲。
這部音樂劇中出現了多首后來被廣為傳唱的經典歌曲,《音樂之聲》是劇中出現的第一首歌,是揮舞手臂歌唱自然和音樂的歌曲;《哆來咪》是瑪麗亞給孩子們的上第一堂音樂課,也是她試圖接近孩子們的結果,所以作者將它處理得單純、清晰、明快;《我最喜愛的東西》是一連串的最惹人欣喜的事物,歌曲帶有一點民歌的風味;而歌舞《孤獨的牧羊人》和音樂《漣恩德拉》則都是由奧地利阿爾卑斯山中景色引發的靈感;《翻越每一座山脈》是為了給剛剛離開修道院的瑪麗亞鼓氣,這首歌在后來也成為馮?特拉普全家人翻過阿爾卑斯山,遠離納粹陰影時的背景音樂。
1959年11月16日,《音樂之聲》在紐約百老匯的魯特?方丹劇院公演,擔任女主角的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女演員瑪麗?馬丁,雖然公演之前票房就已很火爆,但首演時觀眾們對馮?特拉普一家的熱情有增無減。《音樂之聲》在百老匯一共演出1443場,贏得了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六個托尼獎(托尼獎相當于百老匯的奧斯卡),他們灌制的錄音也
音樂劇似乎是2008年春天成都演出市場的一大亮點,2月24日到3月1日,“音樂劇之父”韋伯最經典的作品《貓》將在成都隆重上演,從消息傳出至今,讓無數期待親睹世界頂級音樂劇的人們翹首盼望。近日更傳出新訊:今年4月1日~4月6日,又一部美國著名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將在錦城藝術宮拉開中國巡演的首場。
故事 好萊塢電影感動幾代人
說起“音樂之聲”這四個字,可能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那部1965年的經典好萊塢電影《音樂之聲》,該片獲得第38屆奧斯卡(奧斯卡吧)最佳影片獎。影片講述了一個浪漫的故事:1938年,在奧地利的薩爾茲堡,年輕活潑的瑪麗亞來到退役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照顧他失去了母親的七個孩子,純潔善良的瑪麗亞,不僅用歌聲給孩子們帶來無盡快樂,也打動了外表冷漠的上校的心。可就在他們剛剛度完蜜月時,一家人的安靜生活隨著納粹占領奧地利而破碎……
該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馮?特拉普夫人因病去世后,七個孩子們換了無數個看護,直到瑪麗亞被派到馮?特拉普家。與電影里不同的是,在瑪麗亞到來之前,上校就一直鼓勵孩子們演唱和演奏音樂。瑪麗亞來了之后,她更有條理地教習孩子們演唱各種不同風格的歌曲。1932年,奧地利銀行的倒閉使得馮?特拉普一家失去了積蓄,這時候上校已經和瑪麗亞結婚,并且又添了兩個孩子。為了撫養九個孩子,他們只得去外面演唱。作為家長,上校在每場演出前都最先上臺介紹他的妻子和孩子們,然后大家上場演出幾首歌曲,最后上校再次上臺和大家一起謝幕。
這樣的生活在1938年因希特勒占領奧地利而終止。馮?特拉普一家反復考慮后,決定離開奧地利,最后到了美國。從此之后的十八年間,他們全家一直在各地舉行巡回演出。在一次表演中,因為少了件樂器,在等待拿樂器的時候,為了不冷場,瑪麗亞給觀眾講述了馮?特拉普一家的故事。音樂會結束后,便有人到后臺建議瑪麗亞應該把這個精彩的故事寫成書,1949年《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出版了,由此開始了之后的一系列改編,直到那部經典電影的誕生。
至今,《音樂之聲》仍在美國所有的音樂電影中票房排名最高,并且緊隨《飄》(飄吧)之后,被評為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部電影。甚至曾有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因此而創造:一位77歲的威爾士老奶奶看了940遍《音樂之聲》!
音樂 由美國音樂劇泰斗操刀
然而,首次用藝術語言講述這個美麗故事的,并不是電影,而是首演于1959年的音樂劇《音樂之聲》。作者是美國音樂劇泰斗理查德?羅杰斯和奧斯卡?小漢默斯坦(后者也是奧地利人后裔)。他們大膽地判斷:馮?特拉普一家唱的奧地利民歌與他們的風格不合,于是他們重寫了音樂劇中的所有歌曲,包括瑯瑯上口的《哆來咪》、幽默風趣的《孤獨的牧羊人》,而那首簡單卻飽含深情的《雪融花》則是漢默斯坦所作的最后一首歌,歌里流露出對祖國的熱愛,也可以說是他最后的心聲。
這部音樂劇中出現了多首后來被廣為傳唱的經典歌曲,《音樂之聲》是劇中出現的第一首歌,是揮舞手臂歌唱自然和音樂的歌曲;《哆來咪》是瑪麗亞給孩子們的上第一堂音樂課,也是她試圖接近孩子們的結果,所以作者將它處理得單純、清晰、明快;《我最喜愛的東西》是一連串的最惹人欣喜的事物,歌曲帶有一點民歌的風味;而歌舞《孤獨的牧羊人》和音樂《漣恩德拉》則都是由奧地利阿爾卑斯山中景色引發的靈感;《翻越每一座山脈》是為了給剛剛離開修道院的瑪麗亞鼓氣,這首歌在后來也成為馮?特拉普全家人翻過阿爾卑斯山,遠離納粹陰影時的背景音樂。
1959年11月16日,《音樂之聲》在紐約百老匯的魯特?方丹劇院公演,擔任女主角的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女演員瑪麗?馬丁,雖然公演之前票房就已很火爆,但首演時觀眾們對馮?特拉普一家的熱情有增無減。《音樂之聲》在百老匯一共演出1443場,贏得了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六個托尼獎(托尼獎相當于百老匯的奧斯卡),他們灌制的錄音也售出了三百多萬張。從那一天開始,《音樂之聲》成為百老匯歷史上又一部傳奇經典。2004年,在這部音樂劇首演45周年時,《音樂之聲》來到中國,在北京、上海和沈陽等城市演出,所到之處皆大受歡迎。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訊 在全新的2008年里,似乎每個人都在踮起腳尖展望。國家大劇院的第一個國際演出季正在“百花盛開”;來自遙遠俄羅斯的神秘高音Vitas還要再訪成都;百老匯的世紀經典《貓》和《音樂之聲》也將先后登上蓉城舞臺……在今年第一期《留聲機》里,讓我們來看看:在新年的春天里,還會有哪些美麗的音樂和歌聲來到我們身邊?愿所有熱愛音樂的人們盡享欣賞之樂!
音樂劇似乎是2008年春天成都演出市場的一大亮點,2月24日到3月1日,“音樂劇之父”韋伯最經典的作品《貓》將在成都隆重上演,從消息傳出至今,讓無數期待親睹世界頂級音樂劇的人們翹首盼望。近日更傳出新訊:今年4月1日~4月6日,又一部美國著名百老匯音樂劇《音樂之聲》將在錦城藝術宮拉開中國巡演的首場。
故事 好萊塢電影感動幾代人
說起“音樂之聲”這四個字,可能許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那部1965年的經典好萊塢電影《音樂之聲》,該片獲得第38屆奧斯卡(奧斯卡吧)最佳影片獎。影片講述了一個浪漫的故事:1938年,在奧地利的薩爾茲堡,年輕活潑的瑪麗亞來到退役海軍上校馮?特拉普家,照顧他失去了母親的七個孩子,純潔善良的瑪麗亞,不僅用歌聲給孩子們帶來無盡快樂,也打動了外表冷漠的上校的心??删驮谒麄儎倓偠韧昝墼聲r,一家人的安靜生活隨著納粹占領奧地利而破碎……
該片根據真實故事改編:馮?特拉普夫人因病去世后,七個孩子們換了無數個看護,直到瑪麗亞被派到馮?特拉普家。與電影里不同的是,在瑪麗亞到來之前,上校就一直鼓勵孩子們演唱和演奏音樂?,旣悂唩砹酥螅袟l理地教習孩子們演唱各種不同風格的歌曲。1932年,奧地利銀行的倒閉使得馮?特拉普一家失去了積蓄,這時候上校已經和瑪麗亞結婚,并且又添了兩個孩子。為了撫養九個孩子,他們只得去外面演唱。作為家長,上校在每場演出前都最先上臺介紹他的妻子和孩子們,然后大家上場演出幾首歌曲,最后上校再次上臺和大家一起謝幕。
這樣的生活在1938年因希特勒占領奧地利而終止。馮?特拉普一家反復考慮后,決定離開奧地利,最后到了美國。從此之后的十八年間,他們全家一直在各地舉行巡回演出。在一次表演中,因為少了件樂器,在等待拿樂器的時候,為了不冷場,瑪麗亞給觀眾講述了馮?特拉普一家的故事。音樂會結束后,便有人到后臺建議瑪麗亞應該把這個精彩的故事寫成書,1949年《馮?特拉普家的歌手們》出版了,由此開始了之后的一系列改編,直到那部經典電影的誕生。
至今,《音樂之聲》仍在美國所有的音樂電影中票房排名最高,并且緊隨《飄》(飄吧)之后,被評為美國歷史上最著名的兩部電影。甚至曾有一項吉尼斯世界紀錄因此而創造:一位77歲的威爾士老奶奶看了940遍《音樂之聲》!
音樂 由美國音樂劇泰斗操刀
然而,首次用藝術語言講述這個美麗故事的,并不是電影,而是首演于1959年的音樂劇《音樂之聲》。作者是美國音樂劇泰斗理查德?羅杰斯和奧斯卡?小漢默斯坦(后者也是奧地利人后裔)。他們大膽地判斷:馮?特拉普一家唱的奧地利民歌與他們的風格不合,于是他們重寫了音樂劇中的所有歌曲,包括瑯瑯上口的《哆來咪》、幽默風趣的《孤獨的牧羊人》,而那首簡單卻飽含深情的《雪融花》則是漢默斯坦所作的最后一首歌,歌里流露出對祖國的熱愛,也可以說是他最后的心聲。
這部音樂劇中出現了多首后來被廣為傳唱的經典歌曲,《音樂之聲》是劇中出現的第一首歌,是揮舞手臂歌唱自然和音樂的歌曲;《哆來咪》是瑪麗亞給孩子們的上第一堂音樂課,也是她試圖接近孩子們的結果,所以作者將它處理得單純、清晰、明快;《我最喜愛的東西》是一連串的最惹人欣喜的事物,歌曲帶有一點民歌的風味;而歌舞《孤獨的牧羊人》和音樂《漣恩德拉》則都是由奧地利阿爾卑斯山中景色引發的靈感;《翻越每一座山脈》是為了給剛剛離開修道院的瑪麗亞鼓氣,這首歌在后來也成為馮?特拉普全家人翻過阿爾卑斯山,遠離納粹陰影時的背景音樂。
1959年11月16日,《音樂之聲》在紐約百老匯的魯特?方丹劇院公演,擔任女主角的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女演員瑪麗?馬丁,雖然公演之前票房就已很火爆,但首演時觀眾們對馮?特拉普一家的熱情有增無減。《音樂之聲》在百老匯一共演出1443場,贏得了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的六個托尼獎(托尼獎相當于百老匯的奧斯卡),他們灌制的錄音也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