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上的浪漫主義時期大約從19世紀20年代開始,隨后一直持續了大約100年時間,這一時期的音樂與以往音樂的最主要不同在于強調個性與自我感受,對情感世界的表現無拘無束,體現了浪漫主義所特有的激情。從本文開始,將對浪漫主義音樂做一個全景式的解說。
在古典時期與浪漫時期之交的德國,除了貝多芬,還有一位著名作曲家韋伯,他創作了德國第一部浪漫主義歌劇《自由射手》,使得德意志民族擺脫了意大利歌劇的束縛,并為瓦格納的興起埋下了伏筆。他還作有歌劇《奧伯龍》、《歐麗安特》和《單簧管五重奏》、《單簧管小協奏曲》等名作。
那時的意大利,還誕生了舉世聞名的小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他的杰出貢獻在于開拓了小提琴的演奏技術,主要有6首著名《小提琴協奏曲》和24首《隨想曲》流傳后世。在莫扎特去世第二年降生的羅西尼,是意大利歌劇最多產的作曲家,他生活在浪漫主義早期,所作《塞韋利亞的理發師》與莫扎特的《費加羅的婚禮》并稱為最杰出的意大利喜歌劇。
多尼采蒂和貝利尼延續和發展了羅西尼的歌劇風格,前者以戲劇性的抒情風格而著稱,所作《拉美摩爾的露西亞》和《愛的甘醇》為其傾情之作,后者的風格偏向于纖細柔美,所作《諾爾瑪》和《清教徒》,特別是《夢游女》,以其抒情和細膩而令人陶醉。浪漫主義早期的法國歌劇主要以奧柏和梅耶貝爾為代表,其中梅耶貝爾來自德國,但一生主要在巴黎度過,他的歌劇風格以氣勢宏偉著稱,主要名作是《胡格諾教徒》。
在貝多芬之后第一個寫出交響曲的人是法國作曲家柏遼茲,這部交響曲就是大名鼎鼎的《幻想交響曲》,它完成時貝多芬僅去世三年。柏遼茲還被看作標題音樂的創立者,較早使用了主導動機的手法;他還特別注重管弦樂色彩,所作中提琴主奏的交響曲《哈羅爾德在意大利》和戲劇交響曲《羅密歐與朱麗葉》,在諸多方面打破了傳統的形式。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