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廳舉辦了一臺名為“‘求索’――中國提琴制作大師鄭荃教授在意大利首獲提琴制作比賽金獎20周年暨回國從教20周年紀念音樂會”。音樂會上,蜚聲世界小提琴樂壇的呂思清用鄭荃1987年在意大利獲金獎的小提琴演奏了中國音樂的經典之作《梁祝》,那美妙絕倫、激動人心的琴聲把音樂會的氣氛推向高潮。這次演出,對于呂思清和鄭荃具有特別的意義。20年前,在教育部、文化部召開的歡迎鄭荃回國工作的表彰大會上,時年17歲的呂思清就是用這把琴演奏了《梁祝》。時光流逝,這把提琴也成了小提琴制作家鄭荃和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之間20年來友誼的見證。
鄭荃走上提琴制作的道路頗為曲折。“1979年的時候,我已經在安徽插隊7年,文工團拉琴5年,當時大學招生的年齡限制到25歲,考大學已經沒有機會了。在文工團期間,我不止拉琴,還修理、制作提琴,甚至舞臺布景、道具也都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被派到北京一家樂器研究所學習提琴制作。1980年我到中央音樂學院的時候,已經快30歲了。當時做琴的人中,很少有會拉琴的,所以北京樂器研究所提琴制作大師戴洪祥對我非常器重,一起調琴、試琴,關系特別親近。他交給我很多拿手的技藝,其中有些技藝還是戴老師不曾示人的。”
1987年,鄭荃獲意大利第一屆全國提琴制作比賽小提琴金獎時,呂思清也在意大利帕克尼尼比賽拿了第一名。當時,知道自己的校友獲獎,鄭荃感到特別高興,開車走了700多公里從克雷莫納到熱內亞去看呂思清和他的導師王振山,并把他們接到意大利克雷莫納來,熱情地款待他們,那是他們的初識。之后,呂思清多次使用鄭荃制作的金獎提琴開音樂會。1989年,呂思清赴美國紐約裘里亞音樂學院深造,因找不到合用的琴,還特地向鄭荃借用了一把1985年他在美國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獲過獎的提琴。
鄭荃另一位拉琴的好朋友是林昭陽。由于對提琴的許多觀點比較接近,他倆之間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大多數提琴演奏家都喜歡選用古代的樂器作為他們的獨奏樂器,但是林昭陽不這么想,他認為現代提琴也能作為獨奏樂器使用,并在音樂會上經常選用現代琴。這種想法和鄭荃不謀而合。2006年,鄭荃根據林昭陽對音色、音質方面的要求,特地為他制作了一把瓜內利琴型的小提琴。
提琴制作大師
此次音樂會上,林昭陽演奏用的小提琴是鄭荃最新的作品。這把提琴是鄭荃為日本東京的柳澤先生定制的。柳澤先生等了3年時間才拿到這件樂器,而為了這次音樂會和展覽,他又特地在去年11月將提琴從東京寄回北京。
現在,鄭荃兩三年才出產一把提琴,有的客戶在10年前就已經下了訂單,到現在都沒有如愿以償。“你越是認真對待每一把提琴的制作,排隊訂琴的人就越多。”鄭荃說。
如今,不管是在私人,還是像世界著名的提琴收藏組織奇美文化基金會這樣的機構,都會藏有鄭荃的提琴作品。
就在20年前,意大利克雷莫那國際提琴制作學校博物館、保加利亞國家博物館收藏了鄭荃的部分作品。意大利克雷莫那國際提琴制作學校有收藏優秀畢業作品的傳統。1986年,鄭荃的畢業作品“四重奏”(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被他的老師莫拉西相中,如今四把提琴仍完好無損地在該校資料室里保存著;1987年,鄭荃在保加利亞國際中小提琴制作比賽中獲小提琴、中提琴兩枚金牌,這兩把提琴也被保加利亞國家博物館收藏。
除了1987年在保加利亞獲得的兩枚金牌外,1987年,鄭荃獲得了意大利第一屆全國提琴制作比賽小提琴金獎,1990年在柴可夫斯基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獲中提琴金獎。1987年,鄭荃被文化部、輕工業部聯合授予“中國提琴制作大師”名譽稱號。
在提琴制作領域取得了很多建樹后,鄭荃把視線轉向更寬的領域。1997年,鄭荃到世界頂尖法國巴黎瓦鐵羅提琴工作室高訪,學習提琴修復、提琴鑒定和琴弓制造,這三個領域都是國內的空白。鄭荃回國以后,在中央音樂學院的支持下,設立了提琴修復和琴弓制作兩個專業方向,填補了我國在這兩個方面的空白。
2007年1月13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在頭版發表了題為《中國小提琴的奇跡》的報道,文章說中國人精湛的提琴制作藝術讓西方瞠目結舌,他們不理解為什么中國的提琴制作水平,在20年內就追上了有著幾百年制琴歷史的歐美國家。在鄭荃的身上,他們也許能找到問題的部分答案。
提琴制作:藝術與科學的綜合體
除了提琴制作大師的身份外,鄭荃目前還是中央音樂學院提琴制作中心主任。在他看來,教學是重頭工作。也是在20年前,他毅然放棄有可能對提高世界提琴制作水平做出更大貢獻的機會,離開了意大利,回到國內,投身于培養年輕一代的提琴制作家。
他對國內提琴制作教育事業貢獻良多,1992年畢業的首屆4位學生中已有3位在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獲得金牌;2003年在意大利舉行的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名列前茅的20名選手中有6名是鄭荃的學生。
據鄭荃回憶,一直到1987年意大利弦樂器來中國展出,多數中國提琴制作師才第一次看到意大利的提琴是什么樣子。從手藝來講,中國提琴制作領域中能工巧匠非常多,但是他們的文化修養,比如音樂知識、對歐洲文化的了解則相當薄弱。
“提琴制作是一門綜合學科,是藝術和科學交叉學科,涉及到機械、木材學、雕刻、美學、建筑學、音樂理解、藝術修養等多方面知識。現在提琴制作中,很多現代科技被廣泛應用,例如木材處理前后振動模態分析、聲音頻譜分析等,當然還有手藝的因素。回國后我的第一批學生素質很好,但后來生源的基礎就相對弱一些,因為沒有中學時期的培養,所以這些年我也一直在呼吁音院附中要開設相關課程。”鄭荃說。
在鄭荃的推動下,2006年,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首次開設了提琴制作班。這為提高本科學生的入學質量,培養更高層次的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礎。提琴制作專業從中學、大學、研究生建立了三個層次10年制的完整的教學體系,不久的將來,中國定會產生更多提琴制作方面的優秀人才。
鄭荃走上提琴制作的道路頗為曲折。“1979年的時候,我已經在安徽插隊7年,文工團拉琴5年,當時大學招生的年齡限制到25歲,考大學已經沒有機會了。在文工團期間,我不止拉琴,還修理、制作提琴,甚至舞臺布景、道具也都做過。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被派到北京一家樂器研究所學習提琴制作。1980年我到中央音樂學院的時候,已經快30歲了。當時做琴的人中,很少有會拉琴的,所以北京樂器研究所提琴制作大師戴洪祥對我非常器重,一起調琴、試琴,關系特別親近。他交給我很多拿手的技藝,其中有些技藝還是戴老師不曾示人的。”
1987年,鄭荃獲意大利第一屆全國提琴制作比賽小提琴金獎時,呂思清也在意大利帕克尼尼比賽拿了第一名。當時,知道自己的校友獲獎,鄭荃感到特別高興,開車走了700多公里從克雷莫納到熱內亞去看呂思清和他的導師王振山,并把他們接到意大利克雷莫納來,熱情地款待他們,那是他們的初識。之后,呂思清多次使用鄭荃制作的金獎提琴開音樂會。1989年,呂思清赴美國紐約裘里亞音樂學院深造,因找不到合用的琴,還特地向鄭荃借用了一把1985年他在美國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獲過獎的提琴。
鄭荃另一位拉琴的好朋友是林昭陽。由于對提琴的許多觀點比較接近,他倆之間總有聊不完的話題。大多數提琴演奏家都喜歡選用古代的樂器作為他們的獨奏樂器,但是林昭陽不這么想,他認為現代提琴也能作為獨奏樂器使用,并在音樂會上經常選用現代琴。這種想法和鄭荃不謀而合。2006年,鄭荃根據林昭陽對音色、音質方面的要求,特地為他制作了一把瓜內利琴型的小提琴。
提琴制作大師
此次音樂會上,林昭陽演奏用的小提琴是鄭荃最新的作品。這把提琴是鄭荃為日本東京的柳澤先生定制的。柳澤先生等了3年時間才拿到這件樂器,而為了這次音樂會和展覽,他又特地在去年11月將提琴從東京寄回北京。
現在,鄭荃兩三年才出產一把提琴,有的客戶在10年前就已經下了訂單,到現在都沒有如愿以償。“你越是認真對待每一把提琴的制作,排隊訂琴的人就越多。”鄭荃說。
如今,不管是在私人,還是像世界著名的提琴收藏組織奇美文化基金會這樣的機構,都會藏有鄭荃的提琴作品。
就在20年前,意大利克雷莫那國際提琴制作學校博物館、保加利亞國家博物館收藏了鄭荃的部分作品。意大利克雷莫那國際提琴制作學校有收藏優秀畢業作品的傳統。1986年,鄭荃的畢業作品“四重奏”(兩把小提琴、一把中提琴、一把大提琴)被他的老師莫拉西相中,如今四把提琴仍完好無損地在該校資料室里保存著;1987年,鄭荃在保加利亞國際中小提琴制作比賽中獲小提琴、中提琴兩枚金牌,這兩把提琴也被保加利亞國家博物館收藏。
除了1987年在保加利亞獲得的兩枚金牌外,1987年,鄭荃獲得了意大利第一屆全國提琴制作比賽小提琴金獎,1990年在柴可夫斯基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獲中提琴金獎。1987年,鄭荃被文化部、輕工業部聯合授予“中國提琴制作大師”名譽稱號。
在提琴制作領域取得了很多建樹后,鄭荃把視線轉向更寬的領域。1997年,鄭荃到世界頂尖法國巴黎瓦鐵羅提琴工作室高訪,學習提琴修復、提琴鑒定和琴弓制造,這三個領域都是國內的空白。鄭荃回國以后,在中央音樂學院的支持下,設立了提琴修復和琴弓制作兩個專業方向,填補了我國在這兩個方面的空白。
2007年1月13日,美國《洛杉磯時報》在頭版發表了題為《中國小提琴的奇跡》的報道,文章說中國人精湛的提琴制作藝術讓西方瞠目結舌,他們不理解為什么中國的提琴制作水平,在20年內就追上了有著幾百年制琴歷史的歐美國家。在鄭荃的身上,他們也許能找到問題的部分答案。
提琴制作:藝術與科學的綜合體
除了提琴制作大師的身份外,鄭荃目前還是中央音樂學院提琴制作中心主任。在他看來,教學是重頭工作。也是在20年前,他毅然放棄有可能對提高世界提琴制作水平做出更大貢獻的機會,離開了意大利,回到國內,投身于培養年輕一代的提琴制作家。
他對國內提琴制作教育事業貢獻良多,1992年畢業的首屆4位學生中已有3位在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獲得金牌;2003年在意大利舉行的國際提琴制作比賽中,名列前茅的20名選手中有6名是鄭荃的學生。
據鄭荃回憶,一直到1987年意大利弦樂器來中國展出,多數中國提琴制作師才第一次看到意大利的提琴是什么樣子。從手藝來講,中國提琴制作領域中能工巧匠非常多,但是他們的文化修養,比如音樂知識、對歐洲文化的了解則相當薄弱。
“提琴制作是一門綜合學科,是藝術和科學交叉學科,涉及到機械、木材學、雕刻、美學、建筑學、音樂理解、藝術修養等多方面知識。現在提琴制作中,很多現代科技被廣泛應用,例如木材處理前后振動模態分析、聲音頻譜分析等,當然還有手藝的因素。回國后我的第一批學生素質很好,但后來生源的基礎就相對弱一些,因為沒有中學時期的培養,所以這些年我也一直在呼吁音院附中要開設相關課程。”鄭荃說。
在鄭荃的推動下,2006年,中央音樂學院附中首次開設了提琴制作班。這為提高本科學生的入學質量,培養更高層次的人才奠定了良好基礎。提琴制作專業從中學、大學、研究生建立了三個層次10年制的完整的教學體系,不久的將來,中國定會產生更多提琴制作方面的優秀人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