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想,土地的聲音,就是犁鏵培土的聲音、鋤頭除草的聲音、莊稼拔節的聲音。自從漸漸喜愛上塤,便想,最能代表土地的聲音的,原來是塤。
塤是泥土,自發自聲,沒有任何的添加物什?!稜栄拧罚骸皦_,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稱錘,六孔,小者如雞子?!倍嗝春唵危籫土,中間掏空,挖出幾個音孔和吹孔,放進水里,燒上一燒,就是一件難以匹敵的樂器。
這樣的樂器,如果演奏者穿上演出服,即便是唐裝,也終是不倫不類;在華麗的舞臺烘托下,在明亮的聚光燈映照下,吹得再技術,也終是沒味兒。因為,塤是真正原生態的東西,只能身著原始的農人服裝,在田間曠野林木中吹奏,桑濮間的東西,就得用桑濮間的方式親近它?!稜栄拧氛f塤像鵝子,像雞子,依我看,塤就像一個微弱而又強壯的農人的坐姿,又像一個渺小而又兀立的土丘,總之是土里土氣中散發著倔犟的氣度。
塤的韻味,低徊、沉郁、淵靜、幽遠、哀怨,蘊藉著耕耘收獲的艱辛,表述著天災人禍的無情,坦露著執著不屈的張力,傳達著滿懷憧憬的意緒,宣泄著企盼離人的情懷。什么叫大音稀聲,什么叫大俗大雅,這就是。
從塤的俚俗、卑微來看,肯定是普通的遠古先民制作出來的,而不像古琴、阮一類的樂器,是文人創制的。越簡單的越深刻,越粗鄙的越打動人。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塤,碳素測定,距今約6700年,奏漢以降,塤在名門望族尋常百姓中廣為流傳。唐人鄭希稷在《塤賦》云:“至哉!故質厚之德,圣人貴焉?!蹦菚r文人一說事兒,就有道統味兒,不過塤的品質是尋常百姓賦予的,或者說是尋常百姓的質實,到底讓圣人也得折服。
塤太不搶眼,一度幾乎絕跡。上世紀80年代以后,又復出了,大概還是“質厚之德”之緣故。不過,形制越來越變化,鵝子樣大變成了小葫蘆樣大,六孔變成了十孔,樸實無華變成了雕龍刻鳳,泥土烘燒變成了樹脂工藝。聲響、艷俗、時尚,兼而有之。
有一點可以肯定,樹脂材料自是結實,但還有多少泥土的“質厚之德”?土塤易碎,可碎了也是泥土―――品質不碎。
塤是泥土,自發自聲,沒有任何的添加物什?!稜栄拧罚骸皦_,燒土為之,大如鵝子,銳上平底,形如稱錘,六孔,小者如雞子?!倍嗝春唵危籫土,中間掏空,挖出幾個音孔和吹孔,放進水里,燒上一燒,就是一件難以匹敵的樂器。
這樣的樂器,如果演奏者穿上演出服,即便是唐裝,也終是不倫不類;在華麗的舞臺烘托下,在明亮的聚光燈映照下,吹得再技術,也終是沒味兒。因為,塤是真正原生態的東西,只能身著原始的農人服裝,在田間曠野林木中吹奏,桑濮間的東西,就得用桑濮間的方式親近它?!稜栄拧氛f塤像鵝子,像雞子,依我看,塤就像一個微弱而又強壯的農人的坐姿,又像一個渺小而又兀立的土丘,總之是土里土氣中散發著倔犟的氣度。
塤的韻味,低徊、沉郁、淵靜、幽遠、哀怨,蘊藉著耕耘收獲的艱辛,表述著天災人禍的無情,坦露著執著不屈的張力,傳達著滿懷憧憬的意緒,宣泄著企盼離人的情懷。什么叫大音稀聲,什么叫大俗大雅,這就是。
從塤的俚俗、卑微來看,肯定是普通的遠古先民制作出來的,而不像古琴、阮一類的樂器,是文人創制的。越簡單的越深刻,越粗鄙的越打動人。西安半坡遺址出土的塤,碳素測定,距今約6700年,奏漢以降,塤在名門望族尋常百姓中廣為流傳。唐人鄭希稷在《塤賦》云:“至哉!故質厚之德,圣人貴焉?!蹦菚r文人一說事兒,就有道統味兒,不過塤的品質是尋常百姓賦予的,或者說是尋常百姓的質實,到底讓圣人也得折服。
塤太不搶眼,一度幾乎絕跡。上世紀80年代以后,又復出了,大概還是“質厚之德”之緣故。不過,形制越來越變化,鵝子樣大變成了小葫蘆樣大,六孔變成了十孔,樸實無華變成了雕龍刻鳳,泥土烘燒變成了樹脂工藝。聲響、艷俗、時尚,兼而有之。
有一點可以肯定,樹脂材料自是結實,但還有多少泥土的“質厚之德”?土塤易碎,可碎了也是泥土―――品質不碎。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