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將瀕臨失傳的潮陽笛套古樂保護和繼承下來。”76歲的老人林立言日前在廣州汕頭市潮陽區的家中接受采訪時袒露了他的心聲。
不久前他剛剛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州音樂)代表性傳承人。
潮州音樂是流傳于廣東潮汕地區各類民間樂器的總稱。潮陽笛套古樂是流傳于汕頭市潮陽區的中國宮廷古樂,屬于套曲式的音樂品種。以龍笛為領奏,加上古笙、簫、管為主,伴以古代彈撥樂的古箏、琵琶、三弦、月琴、秦琴、阮和古弦樂等,并配以罄、木魚、介鈸、丹鐘、哲鼓、木板、五音鑼、響盞等“小八音”。
古代皇家舉行祭祀天地、祭拜孔子等活動時大都使用笛套音樂。這就是“華夏正聲”,在中原一帶已基本失傳,而因隨宋南遷在潮陽流傳下來,經過700多年的扎根、繁衍,吸納和融合,形成潮陽笛套古樂獨特的藝術風格。
但是經歷民國時期的衰落和“文革”期間的摧殘,潮陽笛套古樂逐漸凋零衰敗。
近幾十年來,林立言投入全身心的精力,艱難地進行著搶救、保護和傳承工作,為傳播、弘揚潮陽笛套音樂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林立言10來歲時就跟從笛套音樂的老藝人學藝,繼承了笛套音樂中的打鼓、吹拉、彈奏等全套技藝,經過多年磨煉,博采眾長,形成“大方準確、剛柔相濟”的演奏風格。多年來,林立言發掘、搜集、整理了一大批笛套音樂的古樂譜,其中部分已經失傳,是他通過與師弟的回憶“復活”的。
1984年,汕頭舉行音樂匯演時,林立言的笛套古樂一炮打響,引起轟動。他與人合作整理的古樂“雁兒落”、“登樓”參加2003年第二屆汕頭國際民間音樂花會獲得特別金獎,他本人獲得了特設的“薪傳獎”。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著名音樂大師劉德海近年兩次到潮陽觀看笛套古樂的演奏,并與林立言共同探討如何弘揚這一古老藝術。他建議,笛套古樂應該走出去,讓海外華僑華人特別是潮人能聽到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
1997年,林立言創建潮陽震東城笛套鑼鼓隊,2000年創辦潮陽潮聲絲竹社。每逢周三、周六晚上開展排練和教學活動。他獨資支撐樂社經費,召集、安排,教習笛套古樂及弦絲樂等,培養了一大批青少年演奏者。
如今,林立言家的小樓已成了潮陽笛套古樂愛好者的音樂殿堂,不少年輕人來這里拜師學藝。
去年開始,為了培養年輕一代,林老又在潮陽區棉北街道后溪村挑選100多名青少年學生舉辦笛套古樂的培訓班。
目前有兩個問題使老人困惑和憂慮。一是資金短缺。二是笛套古樂正受到社會“污染”,有些團體、樂隊對笛套古樂一知半解,隨意改變,演奏的笛套古樂全變了味。盡管他自己也曾創新了一些作品,但他說:“在目前笛套古樂未得到很好保護和繼承的情況下,我不提倡創作。”
2004年,為了搶救和傳承民間藝術,潮陽區委區政府組織專家學者和地方文化工作者編寫《潮陽民間藝術“三瑰寶”叢書》,林立言老人把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所有資料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為《潮陽笛套古樂》一書的編纂提供了大量非常珍貴的古樂譜和資料。
他表示,現在很多資料都已保存下來,希望能組織樂隊把原汁原味的笛套古樂演練下去,并走出去,向世人展示這一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藝術。
不久前他剛剛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潮州音樂)代表性傳承人。
潮州音樂是流傳于廣東潮汕地區各類民間樂器的總稱。潮陽笛套古樂是流傳于汕頭市潮陽區的中國宮廷古樂,屬于套曲式的音樂品種。以龍笛為領奏,加上古笙、簫、管為主,伴以古代彈撥樂的古箏、琵琶、三弦、月琴、秦琴、阮和古弦樂等,并配以罄、木魚、介鈸、丹鐘、哲鼓、木板、五音鑼、響盞等“小八音”。
古代皇家舉行祭祀天地、祭拜孔子等活動時大都使用笛套音樂。這就是“華夏正聲”,在中原一帶已基本失傳,而因隨宋南遷在潮陽流傳下來,經過700多年的扎根、繁衍,吸納和融合,形成潮陽笛套古樂獨特的藝術風格。
但是經歷民國時期的衰落和“文革”期間的摧殘,潮陽笛套古樂逐漸凋零衰敗。
近幾十年來,林立言投入全身心的精力,艱難地進行著搶救、保護和傳承工作,為傳播、弘揚潮陽笛套音樂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林立言10來歲時就跟從笛套音樂的老藝人學藝,繼承了笛套音樂中的打鼓、吹拉、彈奏等全套技藝,經過多年磨煉,博采眾長,形成“大方準確、剛柔相濟”的演奏風格。多年來,林立言發掘、搜集、整理了一大批笛套音樂的古樂譜,其中部分已經失傳,是他通過與師弟的回憶“復活”的。
1984年,汕頭舉行音樂匯演時,林立言的笛套古樂一炮打響,引起轟動。他與人合作整理的古樂“雁兒落”、“登樓”參加2003年第二屆汕頭國際民間音樂花會獲得特別金獎,他本人獲得了特設的“薪傳獎”。
中國音樂學院教授、著名音樂大師劉德海近年兩次到潮陽觀看笛套古樂的演奏,并與林立言共同探討如何弘揚這一古老藝術。他建議,笛套古樂應該走出去,讓海外華僑華人特別是潮人能聽到中華民族的傳統音樂。
1997年,林立言創建潮陽震東城笛套鑼鼓隊,2000年創辦潮陽潮聲絲竹社。每逢周三、周六晚上開展排練和教學活動。他獨資支撐樂社經費,召集、安排,教習笛套古樂及弦絲樂等,培養了一大批青少年演奏者。
如今,林立言家的小樓已成了潮陽笛套古樂愛好者的音樂殿堂,不少年輕人來這里拜師學藝。
去年開始,為了培養年輕一代,林老又在潮陽區棉北街道后溪村挑選100多名青少年學生舉辦笛套古樂的培訓班。
目前有兩個問題使老人困惑和憂慮。一是資金短缺。二是笛套古樂正受到社會“污染”,有些團體、樂隊對笛套古樂一知半解,隨意改變,演奏的笛套古樂全變了味。盡管他自己也曾創新了一些作品,但他說:“在目前笛套古樂未得到很好保護和繼承的情況下,我不提倡創作。”
2004年,為了搶救和傳承民間藝術,潮陽區委區政府組織專家學者和地方文化工作者編寫《潮陽民間藝術“三瑰寶”叢書》,林立言老人把自己手中所掌握的所有資料毫無保留地貢獻出來,為《潮陽笛套古樂》一書的編纂提供了大量非常珍貴的古樂譜和資料。
他表示,現在很多資料都已保存下來,希望能組織樂隊把原汁原味的笛套古樂演練下去,并走出去,向世人展示這一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藝術。
更多: